現在登錄網址:太極心悟  --  「  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  陰陽離決  精氣乃絕  」
太極拳教室 太極拳體悟 太極拳與養生 養生要言 中醫/黃帝內經/太極拳 八段錦 站樁/養生樁 口口親授 手手相傳 心得分享
PART 1 PART 2


大成拳站樁放鬆的幾點體會——王介忠
談談大成拳樁功的入靜—王介忠
我向王薌齋先生學站樁 秘靜克
站 樁(上)(下)
如何練好站樁
我習練站樁養生樁的漫長歷程

大成拳站樁放鬆的幾點體會——王介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a58ffe0100koyb.html
放鬆是每個習練大成拳的人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它關係到練功的效果,是關係到能否真正步入大成拳之門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正確理解放鬆?怎樣才算是放鬆?放鬆不單單指軀體的放鬆,也是指心情的放鬆。我的體會,心情的放鬆比軀體的放鬆更為重要。
   一、 心情的放鬆,也叫精神的放鬆
   1  降低物質要求,知足常樂
   習練大成拳的人很多,有為了治病的,有為了養生的,也有為了技擊的。專業的畢竟少數,大多是業餘的。業餘的人要工作,要養家糊口,要交往,所以就有對物質生活的追求和渴望。這種欲望存在于你的思維裡,表現在你的行動中,正因為有了這種欲望,你的心靜不下來。站樁時,常會感到心煩,站不下去,你也想暫時忘掉欲望,可實際上往往做不到。此時,作為練功的人,一定要調整好心態,知足常樂。

記得我在師傅那裡學功,師傅語重深長地對我說,”介忠啊!我們練功的人,要調整好心態,知足常樂,否則練功時,心就會靜不下來。我們買不起橋車沒關係,自行車步行也行,既安全又鍛煉:我們吃不起鮑魚,魚翅,山珍海味,青菜,蘿蔔,黃瓜,芹菜,海帶,既省錢又養生。人啊!對物質生活的追求,也是正常的,但不可不切實際,要求太高,有時要換個角度思考。如果身體不好,錢多有什麼意義?只要生活過得去就行,身體好最要緊。思想真正解決了,站樁心才能靜下來。”是啊!身體好第一,只要生活過得去就行,知足常樂。

   2  提高精神境界,淡泊名利
   站樁時心情不能放鬆,人們除了對物質生活追求的欲望,還有工作,交往所帶來的煩惱;提升,職稱,工資,子女,為人處事等。
由於對自己,工作,待人,沒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和態度,煩惱也會帶到樁功裡來,心靜不下,心情也得不到放鬆,影響了站樁的效果。

   “人啊,往往太在乎自己了,也太自以為是了,於是就覺得世道不公平,覺得自己委屈,吃虧,覺得好人沒有好報。其實人是多麼的渺小。和宇宙相比,我們如同一根草,一粒沙。人人都當官,就沒有百姓了,人人都是富豪,就沒有窮人了,人人都是好人,就沒有壞人了。人的一生和歷史長河相比是多麼短暫,轉眼就逝。相識即是緣,相聚便是福。何必埋怨環境,要求他人。有一幅佛學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多改變自我,學會適應環境。待人多點理解,多點寬容。要說怨,還有比我們更怨的,要說吃虧,還有比我們更吃虧的,我們應該是不錯的了!”師傅不但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人。

師傅曾同意拳大成拳的第二代傳人們都有過很深的交情,並得到過他們的指點,也曾得到過其他門派高人的指點,特別是得到了王選傑師爺的真傳。師傅的學生遍及國內外,桃李滿天下。但師父從不貶低他人,抬高自己,時刻維護大成拳<意拳>的團結。當我們問起各們功夫時,他總是說:”各有所長,值得借鑒”:當我們談起他的同門兄弟時,他總是說:”他是我的師哥,他是我的師弟”,親熱的很。
    師傅現在還住在一個不寬敞的套房裡,房子裡的擺設極普通極普通,生活很簡單很簡單,沒有小車,去練功場地來回都是步行的。師傅不但功夫好,修為境界也很高。

   3 .明確練功目的,端正練功態度
   我在自學的一年裡,心情不能放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把練功的目標定的太高了,太執著了。站樁的時候,總是想著:”一觸即發,放人丈外”。想想自己從小熱愛傳統武術,學過許多東西,但一事無成。如今年齡也大了,得抓緊,加倍練功,儘快練出絕技,也不愧自己。心煩也練,身體很累也練,白天沒時間,晚上11點了也要把它補回來。結果是適得其反,步入歧途。

    在山東德州跟師傅學功的日子,讓我明白了練功的目的,降低了目標。不再一味執著追求技擊,我問師傅:”一觸即發,放人丈外的功夫有嗎”?”師傅說,::”即使你身懷絕技,身體不好,短命,練功還有什麼意義。練功不單單是為了追求技擊,更主要的是養生,長壽,尋理趣。”師傅還說:”練功還要講究科學,循序漸進,確實累了,心煩,不想練,就不練,但不是偷懶。心情好,想練就多站一會兒”。

   軀體的放鬆
 心情放鬆了,才能更好地放鬆肢體和內臟器官,反過來,軀體的放鬆,也促使大腦皮層的進一步放鬆。如何使軀體放鬆,前輩們有許多的論述,不在這裡一一例舉,我根據自己多年練習站樁功,談幾點體會。
   1  緊而不僵,鬆而不懈
“緊而不僵,鬆而不懈”是站樁功對軀體放鬆的總體要求。簡單理解就是站樁
時,身體不要僵硬,繃緊,用力;也不要鬆鬆垮垮,有氣無力,如打瞌睡的樣子。但對初練站樁功者,要做到”緊而不僵,鬆而不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首先要克服生理上的疲勞關,也就是肢體的疲勞關,也可以理解為,肢體負荷。
  <1>  克服疲勞關
    初練站樁功的人,由於軀體要承受各種力的負擔,所以會腰酸背張,肩膀酸疼,四肢酸痛,無力,兩腿發抖,這是正常現象,不必顧慮。只要循序漸進,咬緊牙關,發揚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恆的精神,一定能度過疲勞關。疲勞關跟年齡,體質,意志,毅力,目標,站樁的時間有密切的關係,有些人時間長點,有些人短些。
疲勞關階段,軀體放鬆效果不一定很好,等你達到了預定的站樁時間目標,再經過36個月的樁功練習,隨著樁功的時間積累,功力也提高了,你的軀體也慢慢鬆下來了。你的生理得到了調整,身體得到了恢復,苦去甘來,你就會嘗到練功的甜頭。
  <2>  軀體放鬆的不絕對性
     不要以為疲勞關過去了,在以後的站樁中,或者每一次的站樁中,不會再有疲勞關了,驅體放鬆了。軀體是沒有絕對放鬆的,他有階段性,重複性。是由於心情,心理,練功的目的、要求等種種原因產生的。如開始的時候,你一次站樁的時間定30分鐘,經過一個階段的鍛煉,你的生理軀體適應了各種力的負擔,所以軀體放鬆了,如果你第二個目標要站60分鐘,或軀體下降了,或從渾圓樁過渡到矛盾樁,或從小步樁過渡到大步樁又會出現新的軀體負荷,疲勞關又會出現,軀體又會出現不放鬆。絕對的鬆是沒有的,就拿渾圓樁來說,胸腹以及肌肉的放鬆,但脖頸,手腕,足踝是不能放鬆的,上虛下實,兩腿要支撐,就會緊。如矛盾樁:前三後七,前腿相對鬆點,後腿相對緊點。鬆和緊是相對的,鬆中有緊,緊中有鬆,時鬆時緊,時緊時鬆,既矛盾又統一。
   2  意念太重也會影響軀體的放鬆
    回想我自學渾圓樁的一年裡,身心總是不能放鬆,站樁效果甚微,除了心情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意念太重,太多。因為我看了許多大成拳意拳的書、光碟。站樁時,滿腦子都是意念<假借>,什麼上下力,左右力,前後力:什麼從一棵小樹變成參天大樹:什麼身上掛著繩子,從十根到一百,一千,無數根,結果軀體越練越僵。
    師傅教我渾圓樁非常簡單:,講解間架要領,幫你調好樁,然後一句:”放鬆,只要頭不昏,胸不悶,能站多站會,能堅持就堅持”。.要說意念,一個很”好笑”的意念,站樁時都想笑,就這麼簡單,這麼簡單。
為了突破站樁的時間,我常借助電視,音樂來放鬆軀體,但不是主觀的依賴,也不必怕影響入靜,隨著樁功的深入,其實看電視,聽音樂,也是”是看非看,是聽非聽”。站樁前,你也可以找一個好的環境,先散散步,想想開心的事,站樁中,如果軀體不能放鬆,你也可以做幾次呼氣。你也可以選一個,前輩們說的放鬆的適合自己的方法。但我還是覺得師傅教我的放鬆方法最好,因為師傅是根據我的具體情況而教的。
我常通過視頻,向師傅說起站樁時,身上出現的種種反應和現象,師傅總是說:”不要管它,來者不拒,去者不留”。但師傅總是要看我的樁架,幫我糾正,總是叫我放鬆,能站多站會,能堅持就堅持,並再三叮囑我:”量力而行,留有餘力”。
    開始的時候,我對師傅的教功方法,有過懷疑:別的老師,意念很多,內容很豐富,也很深奧,師傅教功,怎麼那麼簡單。現在我明白了,師傅教功是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不是師傅不教,是你功夫沒到,說多了反而誤導,什麼叫循序漸進,什麼叫勿忘勿助,什麼叫”執著己身永無是處,,離開己身無物可求”,什麼叫”讀萬卷書,不如真傳一句話”。
    在我以後的練功日子裡,師傅總是根據我的具體情況,分階段,分層次,對我提出不同的要求,給你一個很有效的意念。從渾圓樁到矛盾樁,從試力到走步。現在師傅又向我提出新的練功目標,我深深地體會到,大成拳非跟師傅面授不可。我很想念師傅,喜歡聆聽師傅教誨,渴望師傅再傳我功夫。
   親愛的初學和自學大成拳的朋友們,願我的練功體會,對你能有所幫助和參考作用。也真誠祝願自學的朋友能找到一個好老師,好師傅。感謝大家在百忙中,看完我的練功體會!



談談大成拳樁功的入靜—王介忠
http://wjmdachengquan.blog.sohu.com/156657029.html
親愛的初學和自學大成拳的朋友們,我前不久曾寫過<<練大成拳不適宜自學>><<大成拳站樁放鬆的幾點體會>>兩篇文章,受到了初學和自學朋友們的歡迎,很多朋友來電要求我再寫幾篇練功心得。我師傅也說:”寫練功體會是為了更好地練功,要用腦子練功,只要對初學和自學大成拳朋友練功有所幫助就行。現在我把自己對樁功入靜的理解和練功體會整理出來,供初學和自學大成拳的朋友們參考。
      什麼叫入靜
入靜就是在練樁的過程中,頭腦清醒的狀態下,思維活動單一,雜念極少,對外界反應幾乎中斷的狀態。自我感覺進入一種恬淡虛無的境界。
      入靜的程度。入靜的程度有深有淺,為了便於理解,我把它分成三個層次:,但不是絕對的,他有可能分佈在每次的樁功過程中,總體來說是隨著功夫的不斷提高而步步深入的。
   1 、初步入靜。我在站樁的過程中,有時會覺得心平氣和,情緒穩定,精神集中,雜念減少,對外界刺激反應也減少。師傅說:”那是初步入靜”.
   2 、基本入靜。我在站樁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心神寧靜,意念專一,對外界的刺激反應很少,主觀上感覺有一絲息相綿綿密密,心息相依。師傅對我說:”那應是基本入靜了,很不錯了”.
   3 、高度入靜。我有時心情特別好,精力特別旺盛的情況下站樁,曾出現過輕飄飄如騰雲駕霧,悠蕩蕩如縷縷青煙:有時會覺得自己不存在了,什麼都沒有了,什麼都聽不見了,一片空白。但出現的機會很少,時間也很短,有時一二分鐘,有時五六分鐘。師傅說:”這是高度的入靜啊!但不可強求,過分留戀,也要來者不拒,去者不留,一切順其自然
       門派功法的不同,入靜的方法也不同。
  “入靜之說,原出自道家氣功,釋家氣功叫入定。道家一般  採用守竅來達到入靜,而釋家採用數息觀等來達到入靜。無論採用哪種方法,目的都是一樣的,為了入靜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國出現了氣功熱。雖然門派林立,功法之多,但都離不開入靜,只是入靜的方法有別,側重點不一樣而已。有的側重於姿勢動作的正確,有的側重呼吸,有的側重守丹田,也叫守竅
    我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練的<<少林內勁一指禪氣功>>,也是以樁功為主的,有一個特殊的板指功法,也是在馬步站樁中完成的。這個功法不講丹田,不講意守,不講呼吸,一切順其自然,但它對姿勢動作的要求很嚴格,對站樁時間也有要求,一個馬步樁加上馬步樁中的板指法,需要一個小時以上。強調動作姿勢的準確,通過扳指,目的也是為了入靜,以一念代萬念
   大成拳站樁雖然不需注意呼吸,不意守丹田,不講大小周天,更不講陰陽八卦,但它對姿勢動靜虛實鬆緊,身心的放鬆,必要的意念是有要求的,大成拳所設的各種意念活動,其目的也是為了達到以一念代萬念,更好地入靜。
    間架的正確,身心的放鬆,入靜的深淺的相互關係
間架的正確,身心的放鬆,入靜的深淺,他們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既互相依賴又相互促進,不可分離。
  1..間架。
  大成拳的渾圓樁看似簡單,其實並不簡單。要想姿勢、動作,要領做到位,非有老師在你身邊幫你調樁不可。即使你的樁型基本定型了,過一段時間也許會走樣,還需要師傅幫你調樁。在長期的樁功修煉中,好的師傅會根據你樁功時間的突破,樁功的步步深入,分階段對你提出不同的要求。我在自學大成拳渾圓樁的一年裡,吃盡了苦頭,所以寫下了<<練大成拳不適宜自學>>一文。也許有人不同意我的觀點,當然絕頂聰明的人也能做到。
  2.身心的放鬆
  隨著樁功時間的不斷積累,樁功的步步深入,你的樁功有了一定的基礎後,你的身體也開始慢慢鬆起來了,加之精神的放鬆,你就會收到很好的站樁效果。至於身心的放鬆,我已在<<大成拳站樁放鬆的幾點體會>>中,有詳細的論述,在這裡不再論述。
  間架的正確,加之時間的積累,會促進身心的放鬆,身心的放鬆,會促進間架的更加完美。
  3.入靜
  間架正確了,身心放鬆了,站樁時,你會感到舒適得力,你的雜念開始減少,煩惱也漸漸而去,情緒開始穩定,呼吸也開始轉向平穩,加之大成拳所設的各種意念適當的運用,你已經進入了入靜狀態,習之甜蜜啊!關於意念的問題,我也在<<大成拳站樁放鬆的幾點體會>>中有所論述,不在此詳述。大成拳養生樁所設的各種意念,其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入靜,但千萬不可太執著,需勿忘勿助,於有意無意之間求之。
   親愛的初學和自學大成拳的朋友們,從大成拳樁架的定型到身心的放鬆,從身心的放鬆到大成拳所設的各種意念活動,從各種意念活動到入靜,都要在明師的指導下進行,都要循序漸進,順其自然,功到自然成。切記!切記!
   因本人學識短淺,這裡所談的樁功入靜,只是我本人的一些理解和體會,只作參考之用。



我向王薌齋先生學站樁 秘靜克
http://www.qgren.com/qigong/gongfa/8.shtml
摘要:轉自【武魂】雜誌,作者秘靜克,很普通很平和的一位老太太,用同樣很普通很平和的話,向我們講述了她在五十年代向王薌齋學學站樁治眼病的故事。

1954年期間,因長期夜間工作的原因,我的雙眼患上視神經萎縮,當時雖經北京各大醫院積極治療,不僅無效,反而逐漸向壞的方向發展,最後,左眼視力0.01,右眼0. 3,不得已只好停止工作,長期休息。

1957年,正在走投無路之際,友人勸我去中山公園學習站樁功,因我少年時期習過武,認為練功就是學武術,練本領,身體可以健康,怎麼會治病呢?更別說我得的是眼病,就沒有去。後來友人來我家問我,功練的怎麼樣了,才知我沒去,又耐心勸我去試試,在礙于朋友面子的情況下,才答應到中山公園去看看。進門問一個掃地的清潔工,他舉著掃帚作了一個站樁的姿勢說是不是學這個?我一看,扭頭就回來了,心想,看他作的那個樣子活象日本鬼子投降,我反正是不學了。過了幾天,友人見了生氣的怪我說:"良藥苦口才治病哪,管他姿勢好看不好看,反正你大醫院都去了,治不好,這個練練試試再說吧,萬一有用呢,要是你怕花錢,我幫你把學費交上。就這樣,我第二次又去中山公園,到了學站樁功的地方一看,傻眼了,從來沒見過,這哪像治病呀,一個個站在那裡,有五、六十人,雙手舉在胸前,有高有低,還有放在後背的,活像寺廟院裡的十八羅漢一樣,各種各樣的姿勢都有。(後來才知道姿勢是根據病理的不同而定的)在他們中間有一位五、六十歲的老人在給他們不時的調整一下姿勢 。我問旁邊的一位學員,她說:"那就是王薌齋老師。"然後,她帶我去見王老師,我對王老師說:"我眼睛不好,上不了班,來學學站樁。"王老師聽罷,給我擺了一個姿勢,讓我先站一會。 大約站了二十分鐘,王老師過來對我說:"你眼睛不好,我給你疏導疏導。"說著,在我後背作了幾個疏導的動作。當時我感到全身輕鬆一些,他說讓我繼續站著。大約又過了二十分鐘左右,王老師過來對我說:"我再給你疏導一次。"這次感覺比剛才更輕鬆了,估計又過了一刻鐘,練功該結束了,王老師說:"今天就到這裡吧。"

我練完功回家時,感覺太陽光不象往日那樣刺眼難受了,覺著兩眼看東西有點力了。第 一次練功,王老師給我作了兩次疏導,不料當天就見效了,心想,這老師真神了。在那時養生療疾術影響面還很小,一般人並不懂養生術是怎麼回事,所以當我第一天練功產生效果,不僅沒有使我相信站樁功,反而產生了誤解,雖然不相信人世間有神鬼,可我聽說過有掐訣、念咒等巫術,真正的巫術內容是什麼,我也不懂,因而,把王老師給我作的兩次疏導誤解為咒語、法術。我把懷疑向友人說了;她勸我不管是什麼法術吧,如果能把你的眼病治好,解除病痛,不也是一件大好事嗎。我想也只好這樣,所以就接著練了下去。老師怎麼教,我就怎麼學,叫我一天練三次,我就按時認真的練。我是個好靜的人,練了一段時間以後,每次閉上眼睛練功時,覺得已練到老師所講的"凝神、定意"了。可是對老師的這些疑問實在是悶得慌。為了解除疑慮,我問一位跟老師學功多年的劉大哥:"老師在道門嗎?"人家一聽明白了我的意思,笑著說:"老師在拳與掌的道門。老師是拳學家,在什麼道門呀! 練拳的不單不信鬼神,旁門邪教的論說都不信。"後來,我還曾藉口看望師娘到老師家去,看看有沒有佛龕、神像之類的東西,結果一看什麼都沒有,這才消除了我的部分誤解。當我練功到四個月時,萬萬沒想到我的左眼視力竟然恢復到0.4,右眼恢復到0.9,看書、寫字已經沒有問題了,我十分驚喜,也恢復了工作,開始上班了。這才相信站樁功不是什麼巫術、法語,而且真的能治病。但對於為什麼能治病,搞不清楚,還是個謎,我反復想過,北京城這些個大醫院,都是全國有名的,為什麼幾年來都 治不好我的眼病?練站樁功每天閉上眼站一會,老師給疏導了兩次,一個月後老師也不給疏導了,就治好了眼病,實在無法理解,我這個疑團越解不開,就越想弄個明白。上班後,每天早晨照常到中山公園練功,加強了向老師的詢問,今天問這是怎麼回事,明天問那是怎麼回事,得到的回答總是一個:"少問,跟你講不通,到那邊多站會去。"確實老師講的一些功法聽不懂,跟聽謎語一樣。

有時候看見楊大姐、步大姐她們練推手,我也過去試試,被老師看見了,問我:"你來學什麼了?"我說,我是來治病的,想多學點東西。老師說:"你的眼病徹底好了嗎?你的眼上有什麼功夫?不到那邊多站會去,也跟著瞎胡鬧。"這樣狠狠的呵斥了我一頓。我一聽,心想,又來了,眼上還能有功夫,真新鮮,我不相信。可是,再也不敢追著問了,只好到那邊多站會,反正傻練吧。過了幾天,老師來問我:"你眼上有功夫嗎?"我不解的說:"眼上也可以有功夫嗎?" 師說:"你還沒有聽說過吧?"我說:"沒有。"老師說:"從明天開始,每天早晨閉目練功半個小時,再睜開眼,兩眼放鬆看著前面大樹練,要練到你的眼睛與樹冒上的大氣相銜接,那時你才可以算打開上乘功夫的大門了。"我問:"什麼叫大氣?"老師說:"就是樹上吐出來的氧氣。"這一說又引起了我的誤解,誰能看見樹往外吐氧?真是瞎說,我只看見對面有大樹,樹帽上哪裡有什麼大氣,我沒有患眼病之前,也從沒有看見過樹帽上有大氣。把我對老師的懷疑對步大姐說了,她說可能是叫你鍛煉眼睛吧,我說遠望是可以鍛煉眼睛,為什麼叫我與樹帽上大氣相銜接?你看見過樹帽上的大氣了嗎?她說:"我沒有看見過,既然你也知道遠望可以鍛煉眼睛,就遵照老師的說法練吧,也可能有他的道理。"就這樣,我帶著不相信的態度練了下去。 練了數月後,一天早晨,我在中山公園後海邊,面向北閉目練功,練了半個多小時,慢慢睜開眼睛往大樹帽上一望,樹帽上果然罩著厚厚的一層氣,可是怎樣與它相銜接呢? 又去問老師,又教我慢慢的用眼睛把大氣拉過來再放回去,眼睛感覺到有點放勁,就是成功了。遵照所講的接著練,這次練了不久眼睛與大氣果然相銜接了,眼睛有了觸激的感覺。我即時向老師彙報了這個情況,老師也很高興,他說:"好,按照這種練法繼續練。我和步師姐,李師姐,李明妹,四人關係密切,經常到一起嘮叨老師的不是,步師姐說,王老師保守不教她。我就說老師盡說些嘰裡咕嚕的話,叫人聽不懂,再一點,對我管的太嚴,每天只許我傻站,其他功法不許我練,試試推手,被他呵斥了一頓,就練了一次"摩擦步",也被他看見了,呵斥了一頓,李明妹也順著我的話說,老師太怪,不許人問,只許傻練功,李大姐比我們多學了一年多,她懂的多,把我們三人批評了一頓,怪 我們不知好歹,說老師是關心我的時間緊張,才不准我練別的,是為了打好基礎,教我真功夫,當時也不知李大姐說的是真是假,認為只是勸我少嘮叨而已,後來,在幾個師兄弟的請求下,老師開了山門(1957年),把我們四個人都收為入門弟子。

摘要:這時我練功已經兩年多了,對體內產生的變化,骨骼,肌肉位移的範圍大小,觸動氣感的作用,都有了認識,老師再講什麼,一聽就懂,不但知道它不是巫

這時我練功已經兩年多了,對體內產生的變化,骨骼,肌肉位移的範圍大小,觸動氣感的作用,都有了認識,老師再講什麼,一聽就懂,不但知道它不是巫術了,而且知道它是非常科學的一種體育療法。而這種體育不同於一般體育,一般體育動作猛烈,骨骼、肌肉位移範圍大,因此全身的消耗量也大。站樁功,站立不動,由三角鈍形的姿勢,或支撐,促使骨骼肌,產生短促迅速的縮張運動,是在靜中生動,動中養靜,動靜結合的一種特殊的體育運動,是內功,練內力,全身的消耗極小。這種功法確實應該遵照老師的要求練成"空洞忘我,天地合一",讓軀體與大氣相應合,增強吸收功能,大量攝取空 氣中的營養物質,激發軀體內的新陳代謝,以及大量轉化熱能,機械能,電能,相應的疏通了經絡,調整了不平衡中的平衡,以達到治療目的。這時,我不僅對老師什麼意見 也沒有了,反而很佩服老師,非常感謝老師嚴格的要求我"傻站"。我與那些不遵守教導不傻站的練功人相比,我體會出來的東西較多。

有一天,老師來到我練功的地方對我說,我眼上有了功夫叫我再接著練"金剛指"。即在練功時兩臂環抱,兩眼遠望,兩手食指,像似勾上眉毛,什麼時候感覺到頭往後微仰,或者頭略抬,即感到與食指有拉拽勁了,就是有功力了,達到不練功的時候也有拽力, 即為功成,這個時候老師一說我就能明白了,這步功法對我太利了,第一,是練了食指上的力,第二是鍛煉了眼周圍的功力,第三是繼續練了眼睛的視力。我很高興,再不似過去那樣被病魔纏著,被老師強制著去練功,開始練時手指上感覺有功力,眉毛上感覺不出來有東西,與手指也掛不上勾,練了有半個月,掛上勾了,就是拽勁不大,有時候還一拽就斷,練到有一個多月時,才有點象老師說的那種拽勁了,並且感覺到頭上的功力比身上的功力來的快。向老師彙報了練"金剛指"的情況,老師高興的說:"你這是因 禍得福,你如不患眼病,也練不成眼上功夫,他們那些專來學技擊的人還練不成呢!學養生的更練不成了。好好保持這步功夫,雖然你在'技擊'方面用不上,可是對你一生的眼睛都有很大的好處。"老師說的確實是經驗之談,我今年已經是88歲的老人了,我的眼睛視力沒有老花眼,看書、寫字都不用帶老花鏡,我問過許多練站樁功的人,學過"金剛指"嗎?他們都很愕然,說沒有聽說過,我可真是得天獨厚了。

老師不准我學推手、走摩擦步等技擊方面的東西,這時老師卻主動來給李師姐、步師姐和我講拳學的功理、功法,講了試聲的字音和發聲,講了試力的關鍵問題,他說:"你們在沒有練出蓄力來之前去推手,純是瞎胡鬧,白浪費時間,推手必須在站樁打好基礎之後,去試力,將全身每個部位都試出力來,再去練推手摸勁,才能走捷徑,身上沒有功夫去推手很難摸出勁來,即使摸出人家的勁來,你也把人家發不出去,因為你的身上沒有功力,是走大彎路。"我們聽了老師的講解,想起當初對老師的誤解,發的那些牢騷,看到現在老師對我們這樣真誠,這樣耐心的傳授真功夫,真想大哭一場,真是又慚愧又感恩、感德,不知道對老師說些什麼才好。

摘要:這時老師不管我們了,有時我練完功,就到練技擊的那邊去看看。有一天,一個二十幾 歲的小夥子也站在那裡看推手發人,老師來到小夥子跟前問他練完

這時老師不管我們了,有時我練完功,就到練技擊的那邊去看看。有一天,一個二十幾 歲的小夥子也站在那裡看推手發人,老師來到小夥子跟前問他練完功了嗎?小夥子說: "我看一會就去練。"老師拍了拍小夥子的肩背說:"這麼糟的身體還不去好好練功,到處閒逛。"小夥子一聽就瞪了眼,他說:"我是首鋼廠的搬鐵錠的工人,一塊鐵錠三百六十斤,我兩手搬起來往肩上一扔就走,一上午我能搬十多塊,我身體糟幹的了這樣的工作嗎?"老師說:"是嗎?這麼大勁呀,咱倆掰掰腕子,叫我看看你的勁。"小夥子1.8米的 身高,粗胳膊大手,很魁梧,看了看老師說:"您看看您的胳膊那麼細,別掰了。"老師 "喲!你是怕把我的胳膊掰折了,這樣吧!你用拳頭頂住我,把我頂的向後退了,就 算你贏了,證明你的勁是真大。"小夥子一聽,還是不相信他有勁,有點冒火,說:"好吧,可是我一用勁怕把你頂摔倒了,怎麼辦?"老師身後站著劉大哥等幾個人,都看出這個小夥子不服氣的樣子,大家說:"不要緊,有我們這些人在老師身後哩,老師一倒我們就接住了,摔不著。"小夥子問老師頂什麼位置,老師說:"你自己選擇。"小夥子往老師胸腹上看了看,可能是找合適的位置,然後,握緊了拳頂在老師的腹部,老師說:"使上點勁。"小夥子即用上力,老師說:"這點勁不行,還得再加上點勁。"小夥子又把兩腿弓了弓,加了加勁,老師說:"你捨不得力,那你就往後退吧。"真聽話,老師向前邁步,小夥子就往後退,老師再進步,他再退,這樣往後退了三、四步,老師說:"行了,看你 頭上都出汗了,直起腰來緩口氣吧。"小夥子愣住了。老師說:"我說你身體糟,你不服氣,你那麼大的拳頭頂不動我,我用二個手指就能把你頂的往後倒退,怎麼樣?再試試嗎?"小夥子可能緩過氣來了,又表現出了不服氣的樣子,說:"來吧,試試。"分開兩腿,直挺挺的站在那裡,老師只用中指與食指兩個手指的二指骨突(其他手指都握拳)頂在他的腹部,老師問:"準備好了嗎?"小夥子說:"可以了。"老師說:"往後退。"小夥子就往後退,叫他再退,就再退。老師問他還退嗎?小夥子的臉噌的一下子就紅了,滿臉的驚訝,劉大哥過來拍拍他說:"好好聽老師的話,快練功去吧。"

我從小有個最大的缺點,遇事就要追根求源,打破沙鍋問到底。老師與首鋼廠這個小夥子比勁,我也很驚訝,我覺著我對功理知道的不少了,可是那麼魁梧強壯的青年人竟頂不動一個乾巴老頭,反而被乾巴老頭用肚子,用兩個手指骨突推的他向後倒退,這可真奇怪,第二天我就去找那個小夥子,才知他姓劉,26歲,是來站樁治胃病的,我問他為 什麼頂不動老師,他說:"我越用勁,他的肚子就越硬,頂不動。"我問:"他用肚子頂你倒退時是不是肚子更硬了?"小劉說:"不是,他頂我倒退時,反而不覺那麼硬了。"我說:"既然不那麼硬了,為什麼你不敢快加勁把他頂回去,你為什麼還倒退呢?"他說:"我加勁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就隨著他說退的聲音往後退。"我又問他:"老師用二個手指骨突頂你時,為什麼你也倒退?"小劉說:"他那兩個手指骨突像個鐵塞子,塞的肚子使不准對抗勁。"我問了半天也沒有弄明白,過了兩天我找了劉大哥,劉大哥拳勁很深,練了二十四年的太極拳,練了十三年的螳螂拳,最後投入大成拳門,跟隨王老師學功,我問劉大哥,老師使的什麼招數,用肚子頂回小劉的,用二個指骨突就能把小劉頂的倒退。劉大哥說:"你聽說過老師講'平衡'嗎?"我說聽過,劉大哥說:"聽過,還不知道是 怎麼回事?"這時我才恍然大悟,老師用了功力與"平衡",看來較力點點滴滴之處都要掌握住"平衡",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老師對功理、功法運用的熟練、巧妙令人萬分佩服。

步師姐是脾氣很好的一個人,誰拿她試手,她也不拒絕。有一天,有個姓趙的與他推手,正推之際,老師""的一步搶過來把步師姐往側邊一拉,老趙啪的一聲摔趴到地上,步師姐正在愣神不知是怎麼回事,老師批評她說:"不論誰,你都和他推手,小趙是個生虎子,你若被他摔壞了怎麼辦?"扭頭又批評老趙:"你找人家推手,人家就和你推,這就不錯了,你還要用力發人家,她是六十來歲的老太太了,你若把她摔壞了,你擔當的起嗎?"老趙說:"我沒有使勁,我只想試試我有沒有爆發力。"老師說:"你沒有使勁,怎麼摔倒在地上了?"老趙說:"是您把步大姐拉到一邊去了,我才摔倒的。"我們幾個被老趙的摔倒聲驚動,收功跑過來看是怎麼回事的,聽見老趙的謬論,大家轟然大笑,對老趙說:"你真會說歪理、蠻攪,今天是老師救了你們倆個,救了步大姐沒有挨摔,救了你沒有惹出麻煩事,你倆都應該感謝老師才對。"在我們說老趙之時老師挺生氣的走了。老趙也離開了,我問步大姐:"他要發你,你還不趕快躲開,你能反擊嗎?"步大姐說:"我沒感覺到他要發我,老師''的一下過來把我拉到一邊,還把我嚇了一跳呢,不知是怎麼一回事,他批評我時,我才知道是老趙要發我,老師才過來救我的。"步大姐是個樂天派人,驚嚇過去了,反而美滋滋的說:"幾年來老師講的'超速運動'我就是不知道是什麼樣的運動,才是'超速運動',我也看見過那些練技擊的發人了,我看他們並不是特別快,稱不上'超速運動'。今天我才親身體會了老師講的'超速運動'。老師的動作之快速 ,超過閃電,他的眼睛也尖,我這個當事人還沒有知覺哩,他就看出來老趙要發我了, 並且能過來救我,真是神奇的功夫,神奇的人啊。中國的功夫真是博大精深啊。 


站 樁(上) (2012-12-01 11:05:04)
作者:盧棗(王薌齋/盧棗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5979d0100wcvg.html
一.許多人不知道
許多人不知道許多東西。對於站樁這項養身方法,基本上也只有傳統的武術中才會強調和擁有。當這種以各種造型站立的動作成為某些人難以擺脫的習性之後,他們就成了一種特殊的人。而站樁的內在精神與文化照應相互作用之後,他們就變成對於特定精神與特定活動的特殊體驗者。在強調他們的特殊性之後,他們的存在也似乎隨之而產生特殊的價值。“特殊”是相對於此外的活動而言,並非針對于性靈和人格。但作為人生的一種修煉,自然有其對於性靈與人格培養的實際指導。參與修煉的人,是此種專門活動的幸運者,他們自然而然要從中獲得什麼,對他們而言,當然是自足的。

有時候魯道欣是孤獨的,孤獨對於習練站樁的他而言,又正好是通往自我圓滿的一條苦澀與艱辛之路。但是他從不會放棄,是積年的習慣促成了他與眾不同的身體感受。

當他數日不練,身體就開始僵緊,肌體呈顯疲乏與酸脹的不適,迫使他自覺地回到樁法之中,憑意念的活動重新調整自我的全部:肢體、精神、氣息與神意。找回那種天人合一的“虛靈”之態,從而鬆弛身心,鬆弛肌體與思想的韁緊。這裡的獨立是整一而圓滿的,就是說獨處的姿態換來了整合的氣質、信念,教會他面對色空的不空,煩瑣的塵俗和焦慮、緊張的生活。而自己愈是圓滿,自己也就會愈加孤獨。

魯道欣在這種孤獨中呆得久了,自然會遺忘許多不必要的空洞道理。然而這有時帶有精神墮落的痕跡和味道。魯道欣的墮落,是對於“聖體”一詞的圓融性而言,即生命定義的價值潰敗。他有時候對自我的意識無法控制,讓那些原本屬於技藝範疇的意識,超浮於存在的整體而干涉了自然的生活——而這卻是自然的生活。他對自己的設計是基於空性的,即所謂佛語的“真空妙有”。當他“無我”,當他“坐忘”的立禪功進入定境,他就達到了“洪爐大冶身”的功態。從而將其俗塵的風云瑣事,彌散不開的點點滴滴“大冶”之。留下空空的本我,人天合一的感應狀態。

出自心意門的傳統武學中的站樁功法,素有“立禪”的雅稱。精、氣、神的功夫均出自意念內斂的修煉法門。六合拳中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力與形合的功夫都只有通過站樁才能夠得到。站樁恪守的原則是虛靈鬆靜,是意足而形次之……。諸多法則,可以是哲學上的觀念,也可以是心理學、精神學的意識形態和理念。在繁雜的生活面前,它的純粹與超然,也只有習練的入門者才可以體驗。只有在持久的操守中,才可以品味其境。而這些,又都是東方的美學原則。

二.魯道欣成了這樣的人
魯道欣成為這樣的人與歷史上諸多拳傢俱有同樣的生命背靜——體質虛弱,多病多災。鑒於此種狀況,父輩總是將子嗣托教某某拳師,通過體育鍛煉而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但魯道欣的授業恩師並非某某名家,而只是自己的舅舅。那一年,武打電影《少林寺》上映,喚起了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武術熱潮。魯道欣與表兄表弟,亦是少年好動,一直期盼著自己的舅舅肯傳授武功,以免遭到外人的欺負,同時,也可以強健虛弱的身體。那時,魯道欣剛剛十五歲,對學武的人而言,也不算太晚。對舅舅而言,傳授武功與後輩,也是分內的事情。況且,武學總是為有興趣的人準備的。

授拳之初,是暑期的假日裡。魯道欣總是會在假期離開成都,去到不遠的德陽——他的出生之地,與表哥、表弟共同渡過炎熱的暑期。每天上午,他們先在一起假模假式地完成作業,午後,就去縣城裡到處遊逛,找朋友玩。第一次學功,是在舅舅的房子裡。道欣和表弟在一間屋子的兩個邊角處,面壁而立。表兄則在另一間廚房裡面壁。舅舅則與他那些常常來訪的友人在裡屋或者說“書房”裡對座,飲茶、闊談。不時地,踱出來檢查一下幾個徒兒的站姿,用手指輕輕點推徒兒們的雙肩,看看放鬆後弟子們的腰部和雙臂的鬆弛程度。有門戶內的師兄弟在場,也要領進來一同來點推一下,說幾舉矯正樁式的話語。

門戶內以前是不允許對外傳授功夫的,現在也只是剛剛開始“開禁”。中國人似乎突然覺得應該重新找出武功的本質——強身與技擊。所以功夫深厚的拳師們有一種學者式的覺悟和學術衝動,要把好看不中用的運動武術回歸到真正的搏擊場上。拳學上去偽存真的追求,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而且也一直是那些以此為學術而非簡單充當打手的拳師們精進的道德操守之一。這種文化從來就掩藏著深厚的哲理,需要師從者潛心專研,十年磨一劍,方能略解個中滋味。舅舅與他門戶裡的師兄弟們,便不是以師門為戒,形成所謂的江湖幫會,而是以師生相稱,推究拳理,追求拳學更高境界為宗旨的。

魯道欣初有了站樁的體驗,是在幾日的站樁中獲得的。從那日起,早晨四點,表兄就來叫門。魯道欣與表弟寬兒起床,三人一道一路小跑來到東門外的河灘上。群星之下,各自面東而立。腳在細沙上站著,慢慢進入功態:氣沉丹田,呼吸均勻深長,頭往上頂,四肢放鬆,含胸拔背,腰如轉軸,臀似坐墊,百骸鬆弛,氣脈鼓蕩,虛靈獨存,晃兮忽兮,人與天合,意與穹宇相合,神遊八荒,騖極四海山川……。漸漸東方發白,曦輝升騰,彩云飄繞,直至旭日噴薄而出。於是身若處子,綿綿盈盈,飄然而輕逸。更見青春鬆靈與動靜相合的詣韻——一種東方的人格氣息,隨浮面的晨風悄然降臨。

收功回去後,便吃早飯,然後十分疲倦地入眠。一個上午在床上的迷夢中渡過。午後做作業,直到晚飯後,休息一小時,再次開始站樁。那樣的夏日真是難以描述。

靜篤是站樁與性靈修習的根本。兩千年前,《內經 素問篇》就有“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之說。“提煉精華,洗淨糟粕”是古人練氣養身的運動項目。《養身樁歌》云:“虛靈獨存,悠揚相依……”,這也是性靈的修習之道。

三.大成殿 大成拳
大成拳是魯道新習練的拳法,站樁是這種拳法的七妙法門之首。大成拳又稱意拳,是王薌齋老人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集武學精華而創立的一門新拳學。拳成後,他登報比武,每遇拳師總以對方拳法中某某力量勝之,而被諸家尊稱為“大成拳”。而薌齋老人只自謙謂之意拳,處於對學術無限的敬畏,同時也體現本門拳法重意不重形的特點。大成殿,則是舅舅及諸師兄弟常聚集練功的地方。是德陽孔廟內紀念大成宗師孔聖人的殿堂。道欣及表兄弟也曾在殿堂外的石闌內練功站樁。大成殿與大成拳的大成二字一致,給予道欣們一種神秘的巧合,使他站樁的歷史中多了一種意外的喜悅和沾光的詣趣。

大成拳在今天的武林中已經算得上是赫赫有名的實戰拳法了。習練者日漸增多。然而授拳者常常以之為生,這就使之於學術上有所削弱。人體用以搏擊的天然才能終是有限的,而授拳者在某些關鍵部分必有所保留,或以書籍披露眾多,而實作的諸種細微體驗與經驗性技巧,非由有心人執著專注、反復實踐,才能獲得。道欣每遇拳道至理,總覺習養甚微,或曰實踐訓練不夠充分,或曰心致浮躁于社會人生其他方面而不能精於拳學一門。但他終不能擺脫這種緣法的註定,像一個情人無可奈何地受其牽掛,糾纏於練功後身體的舒適程度。

在日後見識的大成殿裡,道欣往往是回憶多於真見。他的回憶是偏重于性靈與精神之一隅的。這是一種生活的喘息,即社會發展方向和速度對某種事物所需求的特殊狀態而言。大成殿當今的金碧輝煌與當年的破敗殘損形成對比,在他的思尋中成為超越於拳學的精神氣氛,或者說,是一種文化氛圍。當大成殿負載著道欣個體的特殊含義的時候,大成殿就宣佈了與他時常思忖的拳學的相對背景。當年,舅舅在殿上由師爺傳拳,其間太多趣味,拳詣的細微深邃,均不是可以想像的,但道欣對大成殿始終充滿著神妙的遐想。

大成殿紅亮亮的門柱雕梁與鑲嵌有走獸的飛簷在陽光下格外耀眼,它莊嚴宏偉的儀態是多少年儒家弟子景仰聖賢的內心投射和向度載體。它們佇立在這裡,在石拱橋並列的指向中,投向了廣大的人間,在綠蔭掩蔽的池塘石欄邊,道欣與新婚的妻子常在這裡品茗消遣。這裡是清淨的一隅,小城裡歷史的塵埃紛紛墜落,只留下安謐的一切。儒家,思想的波紋依然平靜如息,遭受西方文明浸染的新一代正帶著他們剛剛迎接的救世主和救世思想向這片古老而安詳的土地湧來。這會讓道欣這種染有東方古典情韻的青年感到不適,並對紛繁火熱的市場經濟也懷有漠然與微視之情。

四.精深與沉默的武術文化
文化的撞擊有時會帶來新生,有時卻只能帶來毀滅和摧殘。但這些都可以不管,道欣可以選擇個體的自由,獨立精神和砥礪、磨練的態度。畢竟生活有廣大的疆域,每一種存在及其支付這種存在的觀念都應當和平共處,讓真見識與傳統的精華自然而然的積澱下來。這會帶來文化共榮,使智識的跨度更多的張開。道欣從樁法中領悟的東西是豐富而奇妙的,不足與外人道哉的。只有具有共同體驗的人,才會意其內在的事物,產生歡欣的共鳴。

每至深夜,道欣爬上樓頂的花園,在那裡迎著月色、星光、陰霾、涼風、悠云和寒冷站立,以不同的姿勢更換身體上不同習練的部位。

兩翼樁,又稱養身樁,以習練意志的鬆弛、專注和兩臂的放鬆為主體,兼練雙腿、臀、胯部的鬆弛。
渾元樁,以雙手胸前抱球為意想,略有提意,將張開的十指以抱球式撐頂,各指內側,亦有夾小球意,拇指掛,小指勾,呈勾掛狀,體驗氣血于掌中形成的球感;隨功力加深,球體的重量和角度逐漸加沉、加圓;頭頂勁,似以繩吊引之;四肢放鬆,雙膝微彎、臀股放鬆、胯骨鬆開,鬆而不懈;前胸與雙掌間有球體撐抱並含擰裹之意。
樁法素來是各家拳法習練的重點,功力皆由此而來。功力不同於人體原有的本來拙力,而是以鬆與緊的辨證關係而達成的力量轉換。鬆柔與剛緊,產生爆炸力,鬆弛的深度支撐著剛緊時的力量大小。

樁法在這一派拳術中,為的是讓人體由內裡至外的極度放鬆。軀幹與肌肉、經絡的放鬆與它的剛緊成為對立的統一體。拳力即功力,則體現它們的程度。一個猛然的爆炸力的撞擊,對一個普通人的肉體軀幹而言,是容易將其穿透的,也就是說,會將其擊傷,而且是內傷。即武俠小說裡外無恙而內俱焚的驚人效果。所以,拳家的武德中,已有俠骨柔腸之要求,習武決非逞強。

站樁使人體達到渾圓鬆柔、輕靈轉換,叫人推之不動,撞之不開。站樁起到的作用是換勁,即通過站樁的練習而將人體的四肢分散,各部分的拙力更換為整體一致的,一動無有不動的整體力量,從而達到爆發時力量的整合一體。而這種訓練除了枯燥而外,並不困難和深奧。人最難抵達的守一,是對於單調和枯燥的迎接與耐性,更談不上因此而升出歡喜。所以,吃苦耐勞,是獲得一切的必備素質與贏得成功的前提。拳經云:“虛靈獨存,悠揚相依”,是對人意志經過考驗後的讚美。

站樁支撐拳力,而又可以成為拳力。站樁如果以養身為目的,亦可以自圓其說。其數千年的實踐總結,早已證明和肯定了站樁對於開發人體良知良能的益處,對人生因生活而磨礪喪失的自然本能是一種找回和重組。養身者通過站樁可達到氣血、經絡的疏通,也可讓肢體與肌肉組織恢復天籟的柔嫩和適然。這種文化在現代社會日益遭到淘洗,被好奇者的異國情調所沖斥,被企業化的營運所掩蓋,被更具有外在誘惑的各種器械、各種演示所遮蔽。而它的光榮,其實從來都是隱逸的,從來為明師授於有緣、有心的弟子,代代相傳,精深而沉默。

五.拳拳服膺謂之拳
提抱式、伏虎式、降龍式、子午樁、自由樁……,以及坐式功法、臥式功法,試力法(摸勁)、步法、試聲法、推手、單操手、自衛(實作)等,構成了意拳現階段的整體。整套拳法包含了上述為主構的內容,即由站樁、試力、推手、試聲、步法、發力、自衛七種訓練構成的訓練方法,稱為“七妙法門”。其完整性和實效性,取決於習練者的悟性和所下功夫的程度。當然,道欣一直以“不丟不頂”的心態自然自為地演習,體悟其間的各種法門所提供的細微變化與快樂,在己身最自在的地方實踐著拳法理論的指引,獲得可能的一切。所以,他的此類孤獨也帶來了他的此類快樂,不足為外人道也。

搏擊的實踐,往往出於本能。當體能通過訓練達到良好狀態時,力量的較量中會本能地體現出學成的東西。比如推手教會了“聽勁”,懂得力量在肢體中的轉變,從而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境界。化解對手力量而將自己的力量作用於人。柔韌的肢體富有彈性,棉裡藏針說是內勁於柔軟的外觀中瞬間的爆發。道欣遵從師命不肯將勁力十足地打擊到他人身上,既便偶爾輕微發力,已使他人有穿透之疼或東倒西歪。搏擊,在拳道中是末技,是末流。透過不多的實踐,道欣已然讀出了“拳拳服膺謂之拳”的精意。

服膺,絕非易事。道欣二十歲時,曾以體驗的心情去城裡太極名家的場子上觀摩,與兩位徒弟推手占上風後名師叫他過來,讓他以雙手於胸前推自己。尋常時節,縱有七、八壯年漢子列隊推之亦不動,而道欣已然懂勁,在名師渾圓靈轉的胸上找准一點猛然施力並粘連而為,將名師推出六、七米。名師方才伸手,與之推揉。當時,道欣尚不曾受推手訓練,只是見過而已。與名師接手實是想體會高手的變數與機巧。數次揉轉之後,名師總能找到力點而施以撥拉,道欣由於重心偏移便本能抓拽名師的衣袖,致使名師慍怒而曰:“如是,汝之服飾將無!”意為拽衣不當,不合規則。道欣遂留意走轉有“規範”,至此名師即有機會壓過道欣雙臂而於當胸推拍,使道欣連退數步而止。名曰太極與內家拳之“放人”。

名師說:“透得進去的。”道欣道:“知道。”然道欣僅感到拍打後前胸表面有微麻之感,並未產生穿透的力量。後來舅父說:“你站樁後自然有些抵擋和消解。”然這一交手可謂道欣遇到之最高級別的高手了。城市之中,此老者名望之大,極難有第二人與之共用。當時老名師誤以為道欣有意為自己徒兒,就說“日後多來,我再教你些。”但道欣不以為意,遂成往日。後來道欣年歲、學識、經驗日漸豐富,遇敵手可謂無。當然這並非說沒有,而是他的秉性與文人氣叫他不太願意再意格鬥之事,全無爭強好勝之心。又不願深入江湖,去廣交武林人士,故而習武之事,只成為養身之術了。惟有拳學所含的哲理與道德感,讓他成為意識的傳動體。

交手的經驗往往是無形的,也決然以非正式的方式進行。譬如大學時代道欣與同學的拳擊、柔道相遇,均使對手敗而不知何由。遇小偷痛擊之,引得市民圍觀。遇求學者亦演示,引人羡慕于飄然之姿而印象深厚。故有警方高手與之交友,請至家中共飲,互談拳學之道。其人原為名師高足,後因為局長護駕有功而送至京城公安大學深造。于京城拜名師而後遇與道欣同門者,交手慘敗,遂又習大成拳。故當知道欣為大成門人後,興致而請交往之,遂成良友。此君後擢升為防暴大隊政委,官場忙碌,與道欣交往終止。

六.人閑桂花落
交手終是短暫,交手的效果也非最終,勝利非是最終,切磋只是過程。而站樁是長久的,一世的。樁內的禪機,往往難以訴說。樁法的外形,亦於不變中日漸產生形變,只是此種形體的變化是微妙的,只有數十年功深者才能看出來,也才能從形體及身法位移中品位出它們的內在。當搏擊的目的處於次要甚至徹底放棄時,由拳道領略的哲學,會把人引向更深與更高的精神境界中去。所以道欣的師父即他的舅父最終遁入空門,成為漢地密宗的一位僧人,法號“宗通”。後來獨守幽林一寺,與天地神鬼同在,潛融于大道中。後由法緣引導,還俗歸家,兩年後病故,是為佛子的圓寂。
金桂時節,黃花遍地。禪機雖美,但擋不住絲絲縷縷的人間情懷。道欣錯過,像諸多男人錯過的柳蔭鋪。他們錯過了,當他們覺醒,或長成時。他們有漫長的霧障,阻擋他們變成真的金剛。他們由一個投機分子識破,而投機者也是他們中的人。他們帶著自己的情結,向生命的深處投誠,投誠而又掩飾他們的投誠,嘲笑與否認他們的投誠。他們被某種心理的障礙阻擋,不願意徹底地洗去由此而染的“鉛華”。他們生命的這一斑點,或許就叫著“初戀”。當風一般的日子,在他們記憶中久久徘徊,當地球上的生命相互追逐,活力與快樂的哲學被憂傷和沉湎的詩意遮擋……。

只有師父的亡故或可在他的心中稱著“圓寂”,只是師父的圓寂沒有更多的人知曉。他人生的履歷和他心中潛伏的樁樁件件,只有那些零碎的話語和幻片,在埋藏一個人由出生而至死亡的尋常事件。那些,都如夢幻泡影,只是夢幻泡影。非花、非夢,其實全無。其實宗通的極至和解釋,就是全無,就是空,就是漏盡。所以,當道欣某一夜在屋裡觀賞他平時鄙夷的《十面埋伏》,品味自己昨夜才剛剛採摘的金桂子點綴的碧螺春香茶。從杯中開始有頹萎苦意的水中,就好像嘗到了往故的幽意,那些立禪內終要釋化與寂滅的絲絲縷縷。而道欣,卻只有沉默。

拳經云:“虛靈獨存,悠揚相依”
立禪終無意,花落有浮雲,蝶來去無影,歌者伺空心。那難言的寐腸啊,還是留給空山的道白吧——無論是追懷還是沉湎!在這裡留下的一種情緒,大概是某些人、某些事,交融過盛的又一種支解;對道欣靜穆的成年之夜,尤其是他盤腿於沙發上的“獨存”。這不是站樁時“虛靈”的獨存,只是與音樂相依而感念至深的“獨存”。他想到很多,所以他未嘗不在柔腸之內。仲秋時,于舅父墳上燒掉的紙錢,能告慰他天國的英靈,會擁有超過他為人時更多的財富?為世人的辛酸貧窮,為世人的淳淳堅守,多也在上蒼的帳本上零零落落,或者熠熠閃爍?所以站樁吧,縱然是人閑桂花落。

七.飛身之說
生活的本質是淡然如水的,甚至是黯然無光的。而帶給生活以歡悅的東西,是希望。希望以某些參照而接近理想,最終,是理想的光芒成為人們存在的動力源泉。往往是無數度照應了世界本在的實體,才使得樹碑立傳的心機成為自我乃至整個人類的標榜。而對於暗淡的客觀和平凡的自然,不堪承載的希望,往往是一種奢侈的願望。失敗的可能性,則正是人不敢面對失落所引起的心理失卻。如同人需要養分,需要氧氣,人也需要巫祝般的麻醉和超然。因此超然,就可能是一個巫術的詞。超然帶來的快感是一種出於俗務和庸常心態的力量。這力量正可以支撐起人的生活,甚至是人類整個的天空。

禪理中的神秘色彩,就具有巫術的力量與本質。神秘的快感也遠不止僅僅是人的自我催眠所帶來的神經輕鬆和精神麻醉,幻覺的產生、幻聽和精神分裂人格的達成。收放自如和準確控制則成為修行進程中必然產生的功能和個體企待抵達的技能。道欣深有體會,站樁時曾出現的神奇感應,就是在意念的主動誘導下而啟動而產生的,而睡眠中,飛身的體驗,則是一次次反復產生的。飛身的感覺是夢中帶有靈魂機制的超時空動態體驗,是一種極速的,對肉體軀殼的衝破。初來這種體驗時,道欣的沉夢是驚恐而不能承受的:自己在飛,無限星空向我湧來,我喘不過氣來!

喘不過氣才是最初,然後道欣明白這種東西又來了,又將不堪承受,又正在不堪承受。然而道欣已經知道放鬆自己,整個地放鬆,就像站樁要求的那樣。放鬆、放鬆,飛馳的速度就漸次緩慢下來,緩下來,緩下來,重新喘過氣來,最後醒來。二十年來道欣總夢見這種情景,二十年來這夢醒後身心都有極大的快感。可道欣去年與她成婚後,就再不曾出現這樣的夢境了。他深知這需要的能量來自神秘的元氣,而精液帶有人體生命之源的隱喻和實質。房事,歷來為道家及佛家所講究,這裡面的神秘色彩,科學理論其實沒有更加深入而令人信服的解釋。而神秘本身,正是魅力所在,不需要過多解釋。人的所知永遠有限,但這無益也無害人類的存在。

道欣再次出現這樣夢境的時候,是在他意識到自己婚後對於飛身體驗的失缺,便不斷自我調整及數度固精之後,才又再次難得地產生的。在一個上午,妻子上班以後,道欣獨自攤開四肢躺在床上,調整好呼吸並讓意識進入更深層次,忘聽於窗外安裝雨蓬的電鑽吵鬧而聞聽於意識或靈魂自由空寂地浮游於元氣態的分子、原子、粒子之間。然後,時間深入了另一種空間,速度加快起來,飛身重又開始,靈體的滑翔帶有呼吸強力而擠破或正在擠破身軀由頭顱平滑升出。速度帶給他一種靜息中無限的振幅,最後,更深的意識開啟了放鬆和停留的按鈕,升起了一個水晶的太極圖。

當他醒來時,頭腦無限清爽,肌體微微而劇烈振顫,鬆弛的四體像春天的復蘇。這種感覺的快意一直是神秘而自控、自為的。自我催眠的不同個體呈現的景象,不同的身體狀態也勢必會出現不同的景象。各門派、宗教團體所施行的方法各有不同,並強調自己的正統。而關於飛身的技術和傳說,正從來都是宗教家、巫師,和各種玄學大師的惑人之門。飛身與天堂、地獄、真身、元神、仙術等關係密不可分。大法師的飛身術掌握自如,脫體的本領甚至可移花接木、平地起風、翻雲覆雨和撥雲見月、可知前身後世、可生死自主,還有大巫也能玉女脫衣、借屍還魂之類的法術。總之,飛身是神秘主義可以宣揚的一種指稱。而對道欣來說,則只是站樁這種基於正常體育活動的精神偏附和偶然現象。

八.京城名家
言及京城名家,自明清以來自然一大幫。而站樁一門,以專攻而成就者,當數王薌齋、姚宗勳以及後來的王選傑及其再傳弟子等諸多名家。如今,網路提供了十分的方便,通過網路,可以查詢你希望找到的一切,幾乎是一切相關的資訊。比如王薌齋,這位大師的生平、拳學,均能找到。他的事蹟是站樁一門學子們諳悉的。道欣已不常與人談起站樁這事了,畢竟有心關注這門功夫的人很少。道欣獨享,在這個城裡目下的環境中成為獨享。獨享就是孤獨,就是無有盟友,就是自我的持守。堅守是毅力的考驗,十分困難。而京城名家卻越來越多,過世的先輩們,均有或多或少的弟子。有的弟子以現代意識,在社會上贏得了一片天地。有的建立了自己的教學體系或著書立說。京城名家的故事則演化成了歷史的傳說。

王薌齋老先生誕辰于清朝末年,自幼多病,患有哮喘,家人恐其不壽,8歲便送去鄰村隱居在徒弟李豹家中寄居的形意拳大師郭雲深處習武強身。郭雲深是形意拳承前啟後的大師,以“半步蹦錘打遍天下無敵手”而獨步武林,有“不倒翁”之稱。郭雲深晚年無子,只有一女,遂收王薌齋為徒,留在身邊學藝,愛若己出。李豹乃王薌齋姐夫,常帶師授拳,所以後來王薌齋會杜撰一個高人“謝鐵夫”,來隱藏自己的“謝姐夫”之意。王薌齋待師如父,加之聰敏過人,練功刻苦,所以進步很快。郭老晚年不良於行,往往盤坐於土炕上,搭手傳藝,王薌齋則於屋中站樁。根據王薌齋後來回憶,直至郭雲深老人將逝之時,方將拳學真義相授,並有“非其人不能學,非其人不能傳”之語。曾跟隨郭老習拳者甚多,名家亦複不少,但全面得以繼承起拳學真髓者,則只有薌齋先生耳。二十世紀30年代,著名武術家全警鐘,在其著作《國術人錄》中寫道:“深入形意拳三摩地者,唯王薌齋一人而已。”

後來王薌齋先生雲遊大江南北,參學各地,與無數拳家切磋武功,獲益匪淺。在少林寺與恒林和尚就心意一門的武學相互切磋提高,後又遇福建鶴拳高手方恰莊等人,使武學更添新彩。于20年代在京城創立意拳,登報較技,名聲大振。並傳授弟子多人,後來最為著名的有姚宗勳、趙道新、尤彭熙、李見宇等人,均是一代大師。因王老先生武藝精湛、內功深厚且博學多才,有人便稱先生武術為“大成拳”,意為武術之大成。晚期弟子亦為數不少,著名的有已故的王選傑,其弟子今為大成門中俊傑,往往獨當一面,德藝雙馨。王薌齋的身平事蹟,已拍過電視劇,道欣的師弟因觀此劇而增興趣,從學於道欣。而電視劇中故事多有刪改、編撰,與史實不符,諸如王薌齋與諸多名家及後來的日本人、西洋人較技,並收日本人澤井健一為徒等故事均不在片中出現。

王薌齋與諸多名人交往像齊白石等人則更是稀有聽聞,京城名家除王先生外,後有姚宗勳及其弟子眾多,王老先生女兒王蓉芳及其門徒多人。姚宗勳弟子中,今天盛名的有白金甲、崔瑞彬與姚宗勳之子姚承榮、姚承光、王鐵成等人。意拳(大成拳)門內弟子日漸增多,海外學子于巴黎、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日本等國均有增長之勢。隨著中華武術文化在國際上的地位日漸提高。中國意拳的站樁功法,在世界範圍內也獲得了極大的關注。世界各地的武術熱潮風起云湧,產生了更多的愛好者和學術團體。經過京城名家及眾多習練者的共同努力,已使得這門拳術更加發揚光大,贏得了不菲的聲譽。

九.恭王府及師父的老師
師父的老師姓恭,原來是恭王府的後生。在北京什刹海的恭王府,鑒於它典型的中國建築藝術,已經成為遊客參觀的一個景點。道欣從未進去看過,但他可以想像其中的風貌。在而今諸多有關清代的電視劇中,多有此種貴族府第。每次京城之旅,總是與工作有關,匆匆而過,來不及接近師父老師的宗族家門。

恭老師少時其實也少有在王府生活,二、三十年代,他在京城讀書,學的是機電。抗戰時期拜王老先生為師,多由師兄姚宗勳代為授拳。恭師爺解放後隨第二重型機械廠電安裝工程隊入四川德陽落戶,工作、生活、傳授拳法至去世。他在德陽獨自習拳、偶有回京城,與師兄姚宗勳、揚紹庚等人相交不淺。70年代,在德陽開始授徒。道欣的大師伯原也是由天津入川的工人,在天津時曾習通臂拳及摔跤,功力不凡。

道欣從來未見過自己的師爺、師伯們,只在師父授拳閒暇時的談話中偶有聽聞。大師伯功夫可謂不凡,70年代省上舉辦摔跤賽,總是與其徒弟分獲冠、亞軍。恭師爺的武功自然是深厚的,可以想像他少年時與恭王府的關係以及那個時代特有的景況。王府雖不能回去,他心中深藏的貴族氣血必然叫他時有不安或者感歎萬千。師爺是抗戰時日本藝人李香蘭的追星族,直到他謝世之前,還托道欣的舅舅師父,通過道欣在電視臺的妹夫,在資料室找到《李香蘭》故事片的錄影帶一盒,高興地觀看了一遍又遍,樂得什麼似的。老頭退休後,多時無事,往往去廠裡圖書館找些破書修補,或在家裡看看錄影裡年少時喜愛的歌星、影星的故事。興許他少時心氣甚高,可惜命運不濟,所以終生未娶,獨守一生。他的拳學造詣,亦是早年從薌齋老人、姚宗勳大師兄等人的教導而得。他的故事,道欣多為不知。

恭師爺是在孔廟中與師父結識的。時文革中期,舅父二十五、六,年輕熱誠,善於格鬥,他最初的師父是少年時跟隨的一位木匠。那木匠,少年時代是一個道士,因偷食師父多年練就的丹水而被逐出道觀,流落江湖。小道士已有些武功,據舅父稱,其縱躍功夫於今少見。他可以背對為顧主打好的立櫃,雙腿不彎,僅憑足躬之力,便可彈至立櫃頂上。說是輕功,其實雙腿負鉛、沙等重物十餘年,解重物後,足力自然與眾不同,彈跳力巨大而成此功。木匠授舅父川派拳法火龍拳、火龍棍,練習石鎖及套路等外家拳功夫。後來,與紅衛兵串聯到北京,爬到樹上見到了毛主席。回來時,在某火車站與外地紅衛兵打鬥,神勇技巧,為多人稱道,遂成為青年團體中大哥地位的授拳者。

那時,舅父總在破爛的孔廟獨自練拳,也對硬氣功產生興趣,參照幾本古譜開始自修,以為終能成“一葦渡江”之功。偶一日,恭師爺與老吳(道欣的二師伯),來孔廟遊玩,見舅父習武,遂顯好為人師之態,其實是對年輕人學藝的關注,前來指點,與其較技,舅父敗而隨其習意拳。入門前由大師兄、二師兄及另外幾位老先生教授。當時恭師爺的場子上有十多人,男男女女,均以站樁為主。舅父是漸漸入室的,他年輕,有武術功底,悟性又極高,數年之間,後來居上,成為對這派拳學理論認識最深的人,為恭師爺器重。乃攜其赴京城與姚宗勳及其後學相見,把酒言歡。又隨恭師爺至河南鄭州,與揚紹庚師徒面晤交流,歸來火車人多無坐,便十數小時始終站樁而至四川德陽。此事,舅父後來有所提及。

十、海燈法師的師兄
舅父在遇恭師爺前,與川派武林人士多有交往。他是火龍拳、火龍棍的練習者,以火龍棍打天下,結識過江湖上其他拳法的習練者。他們相互傳授、交換所學,全然不顧師徒之約。他們只是文革中的閒散人員,社會的盲流。在川西與川北之間,各路英豪各有種類,出自不同的拳門。舅父初識的一些英雄是川派武功的後人,以海燈法師之師,人稱“巴蜀真人”的朱智涵老道最為有名。可惜他時已近百歲高齡,不久于人世。據稱文革中被打成牛鬼蛇神,于鄉間放牛。某次,遇雨路滑,壯牛跌于水溝,朱老道徒手將牛舉上溝岸,其神力震驚一方。海燈青年時習武于他,又有師兄周志常道士也。海燈文革中返回江油重化故里,周志常居士則養孫子于西川某小鎮。周老道有心培育舅父,欲納為徒,舅父不從,乃心志緣法未及也。

舅父與周志常多有交往。周道士文革中攜孫女常于鄉場集市飲茶,舅父則夥同拳友與之閒聊。周道士興之所至,起身示範幾個手法,也講些內丹功法之類的仙客道術,玄妙神奇之處亦讓人心懷羨豔。然而舅父家庭中知識份子的姐姐、哥哥到也誘出他幾分理性的冷靜,故而他多思之後,於仙術只以望而生畏之心疑之。然對內丹的集成功法,饒有知悉,且信之深矣。後來,嚴新氣功熱之時,教授道欣氣功,並說當年嚴新在德陽教中醫,聞聽恭師爺有三徒非凡,專門拜訪,與舅父搭手,舅父曰嚴新:“不懂勁”。舅父亦篤好內功,且將風心臟病寄希望於氣功修煉,冀盼神通功夫,一度閉門練氣。某日與周道士見面,道士說,“你總在屋裡練內功,陰氣太重,也該出來多活動一下。”而對仙道一門,於道欣亦有所講解。嫌道欣“凡心太重”,固精一法難以達成,自然不可以成其仙道異術。但蜀鄉中信此術者眾多,青年們常在砸爛一切舊文化的文革空間裡,得一席輕鬆自由。原本就是世俗中人,對政治一知半解,當然不如道術仙影、武俠傳奇的故事誘人心襟。

周老道曾率眾徒於某年某月去江油重化會見早年的師弟,今日之隱僧海燈法師。文革結束後,法師因在香港記錄片《四川奇趣錄》中,表演少林武術二指禪而再度出山。改革開放後,海燈廣為媒體宣傳,被推為中華武學偶像,乃少林武術大師,一代名僧,人大代表,位重華夏。然武林人士的悲劇就在於,當他的學術實踐跨越了自我的界限而被時代所利用,被媒體宣揚最後又被媒體鄙棄的時候,武者的弱點則成為時代中對於個體乃至人性的鞭撻與拋棄,成為世人茶餘飯後的笑談。故此,海燈當年展示的少林童子功、梅花樁精拳、金剛一指禪等功夫,便成了一種為媒體宣揚而後又為媒體所拋棄的騙術之一。有人指責法師為人的誠信問題,引起社會的廣泛討論,使一介清僧、求生艱難的武術家,成為社會政治運動與世俗聒噪的犧牲品。一世英名毀於一旦不說,也成為社會輿論工具的悲劇性言說,極大地挫傷了民間太多武術習練者的自尊心和銳氣。以至於浮華物欲、實用主義的時代風尚更成為所謂科學精神的代名詞。
當然,這些有關海燈法師的後話,在此不便多談。道欣的舅父當年隨周老道去海燈家時,海燈由義子范應蓮和弟子李興友贍養。十來個年輕人在海燈那裡暢敘,食的是南瓜飯、素菜。海燈弟子表演金鐘罩羅漢功、二指禪等武功。是時,蜀鄉中悄然興盛武學。文革中的青年們,能於此等生活中得到樂趣,是今天道欣所遇的電子時代之聲光電彩世界所不能同日而語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最親近與切合的習俗,文化的悄然滋長,與文化的陡然轉變,皆是歷史存在的自然律,誰也無能將他們阻斷與擱淺。海燈法師的師兄周道士,興許早已羽化成仙,成為後輩追問不及的流沙與人類歷史的風塵?


站 樁(下)(2013-03-28 20:40:33) 作者:盧 棗
(趙道新/盧棗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53068201017k3w.html
十一、2005年來到了
2005年來臨的時候,道欣已然被世俗生活的瑣事糾纏得難於解脫,而且諸事不順。站樁亦疏懶之極,全然不是為武術捨身之人。這種練功養身之術在道欣處淪為末技不說,而且明顯出現精神和肉體的疲憊。當一種愛好的熱誠減退時,自然是人的心靈出現了病灶或變化。對於精神的病灶,懷有庶民之情小人之心的道欣,有一種與身俱來的沒落和頹喪,對世界的認識出現了虛頹的認識觀念。虛無以虛無或懷有希望的空寂之妙有,造成了一種佛家對於色空互換與真假相合的超逸認識。這個認識,為道欣帶來了世俗生活中精神與行為的不適,而實質,是站樁的禪定所產生的一個境界的延長。這個境界甚至使站樁本身得以超越,回溯了意念本身。本真的意念之覺,就形成參與了空的境界。
按拳道而言,空及神明,本該是拳學境界的提升,而道欣不以為然。放逸之心使諸多拳道的執著化為隨心所欲,不丟不頂是意識於繁事中的轉承與回歸。回歸到通過站樁而升逸的精神王國中。這個王國,可以說是拳道獨立守神而自在的境況,心靈可以觸及,站樁者多年的篤行可以驗證它。而堅持的最終,是必然要驗證的。道欣們知道這篤行就是精進的門廊,是無法回避的。也只有穿過這個門廊的人,才可以真正地登堂入室而抵達拳道極至之處。無限的極至之處,猶如開悟的花瓣張開一個個活色生香、彩豔繽紛的門廊。門廊之中,各有異色,各取所需。養身與搏擊,是由習練入道者自行掌握、把玩、運用的。

回首往事,站樁時刻如夢幻泡影,而人生亦複如是。當一切進入化境,一切也都可以忽略不計。站樁者,確然可以從空寂的瞬間而進入瞬間的涅般。人生境界,道義與武技,均可由此而生出些幻化的姿韻來。但這些多餘的言說對真的體驗者而言,只是多餘的聒噪。2005年就這樣過去,道欣的精神被這些輪回不已的舊事湮沒,也被支零破碎的瑣事淹沒。人是平淡的,也是欣慰與憂慮的。

他一時找不到更多的意義,發生更多的故事,得到更多的啟發,萌生出更多新意和感觸。一切還需等待,等待就出自於站立。站樁,各樣的樁法——各樣的立禪與肌體、精神與意志的鍛煉,淹沒人的雜念,專注於神明的自守。神明即空,空即萬有。

出於自責,責任的世俗意義,道欣是無法擺脫多年養成的習慣的。這不,他又獨上高樓頂部的空中花園,擺好姿勢開始站立,並安恬的呼吸著夜色和都市繁華的夜景,空中星辰吐露的萬有的滋潤。當他一呼一吸獨立自守的靜滯動態,在基本分子、原子的運動中化為真氣的流通時,宇宙的萬化融為一體,神明由此而降。神明是善意的流質,以氣的形態化現于人世,潛然地滲入肢體,又在某些有容的肢體中凝聚,成為丹道爐中的收納物。丹道之爐即肉身,肉身如道場,肉身是洪爐,“洪爐大冶身”,是意拳行進的精神空間和大道相合的道場與能量貯備心法。有心者獲得能量,散逸者流逝能量,於是早衰、頹靡,乃氣之喪失也。

十二、回憶之一
同往事糾纏不休似乎是一種罪,這讓人難以活在“當下”。窗外的機關鍋爐房,一到冬天就開始供暖,幾個鐵煙筒子,冒著暖暖的白色蒸汽,而外面,是一片冬天的樹林。冬天的景象總是讓人容易沉湎於懷舊之中。38歲的道欣多年都疏于武學,而將更多的精力用於生活的算計和文學的旋渦。他開始從文學的夢中醒來時,武學的迷夢也繼續消淡。這就像強勢的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侵入一樣,讓人的精神空間一片片地荒蕪了許多固有的東西。當然,那些是生長在骨血中的,不容易被抹去。雖然強勢的市場和媒體的運作減弱了諸多東方文明的神采而叫更多人只關心美國式的富強和優越,出於趨勢的本能而對時尚文化追捧有嘉。這也很正常,就像歌迷們需要的迷醉一樣。大腦對迷醉的需要各有不同,但都是迷醉的需求者。

甚至懷舊就是一種迷醉。道欣的懷舊起源于自然增長的年齡。諸如對舅父在世時的言行,多有參悟性質的回想。其中雖注入了道欣獨立的,或者有偏頗的理解,到也不失為一種自為的注疏。道欣的某個友人傳達蘇格拉底的話說:思想的激烈在某種時刻就等同於吸毒,這與迷醉是一致的。懷想亦然,藝術亦然,甚至武學中的幻象所帶來的事物也亦然。關於這一點,道欣對自己的解析雖然不滿,但還是順從了自己的推斷,起碼生活的自然是不可抵擋的。當道欣回憶起舅父的身世,他的武學生涯和短暫的愛情,家庭的平凡以及社會歷史對人的摧殘,便不禁抹殺了太多的慶倖和滿足感。舅父年輕時在文革中風風雨雨卻無比平凡的經歷,已然叫人對平凡本身有了些許深切的參悟,就像立禪所帶來的寂靜和寂靜中產生的頓悟之美

某一條縣城的清河流了幾個世紀?那些笑聲依然音韻尚存。一個女子,在某個時代某個特殊的眼睛裡是美麗的,她的人形在進化的過程短暫而不顯出與今天有多大的差異。她白皙的肢體浮在河面上,舅父的指點使她成為一名游泳的能手。她成為能手的證明,是她終於獲得了縣上游泳比賽的女子冠軍。他們似乎是相愛的,但是小縣城卻是庸俗的,男女的婚嫁依然取決於財物的多寡。身為建築工人的舅父當時雖說是收穫已經不菲,但任難於滿足女方家庭的需求。在小城裡,建築工人的收益不如殺豬匠,所以,女子後來嫁與了一個屠夫。因此,舅父有幾年消沉。道欣尚記得曾經與舅父及那女子在成都,隨同好友小胡,拜會過許多武林人士。在城南的某個院子裡,幼小的眼光在他們打鬥的較技中看到了樂趣,舅父對女友說:“這才是真正的比武,哪是武術比賽那些編排的表演!”

道欣成人後,少有想起過舅父的經歷。直至舅父去世時,才感慨地寫過一篇祭文,聊記此人,而將更多筆墨用於對武學的描述。道欣生於書香門第,所以自幼多與書籍為伴,浮思異想多奇異哉,而他始於筆訴自己的見聞,則是近來的事情。他寫過很多亂七八糟不成系統的東西,又力求在無序中找尋出某種定式與規律,用以完善自己的“寫作”。這是不易的,一如站樁之不容易。但他總會回到自己的武文化,因為這裡有他血脈中湧溢的東西,有文化傳承裡積澱的生生不息的脈搏和心跳,有激情,有溫暖和祥寧。道欣一再書寫自己承受的精神與肢體的感念,那些強求與自然浮現的東西。回憶,回憶,思儀。思儀不是分析,也不用分析,只是陳述一遍遍的體驗,再將體驗化為一次次的陳述。叫人在流敘的進程中參悟那些獨特生活的獨特時刻,描述出它們,是道欣們的職責。

十三、回憶之二
武者亦不可與命運對抗。舅父早年的風心病,最終取走了他的性命,然而他是圓滿的,那就是他的宿命。因為道士師父的關係,雖然他已經是一名泥瓦匠、建築公司的工人,但革命運動的需要,他依然頂替那早被槍斃的木匠而被關進了縣上的牛棚。那裡有昔日的縣太爺、縣委書記等走資派和本縣三鄉五鎮及各個團體揪出來的牛鬼蛇神。潮濕的牛棚叫許多人都漸漸浸入了濕氣,潛藏在他們體內。縱然舅父也常常與當兵出生的縣太爺、部長們角力而勝,營造了一番歡快的氣氛,也依然抵擋不了潮氣日復一日的滲透。也興許與他幼年三歲時由家裡樓梯上摔下昏死那個經歷有關?在出棚後數年之間,便開始有了心臟的不適。那時已經是文革後期,舅父已認得恭王府的後人,並且,已經成為人家的弟子了。他開始站樁,漸入意拳門室。可惜的是,宿命中的景象再一次發生:某次上班,與建築工地上的徒弟,挑水泥板蓋樓時,不慎由樓頂跌落,讓身體和心臟再次受到巨大震動,喚起了心臟潛藏已久的疾病。

道欣與表兄去醫院看望他的時候,舅父已經恢復了神智,開口便叫幾個侄子回家拿煙來。他從四樓平頂上跌下,由於抬水泥板時徒弟解索慢了一點,而吹口哨指揮吊車的傢伙又沒有看清,提前吹響了口哨。水泥板一蕩,將舅父撞下。徒弟則死死地抓著懸在半空的水泥板上,魂飛魄散。舅父落地時,一面牆體跟著倒下。他在半空中讓自己蜷成一團,以背部觸地,樓上的人見磚頭飛下,大聲叫著:“快往外滾!快往外滾!”他又滾了幾轉,一塊紅色的七空磚落到他頭顱邊上,險些要了他的性命。他的兩層工作服被摔得破爛,他受了內傷而幸無筋骨的創傷。他在醫院躺了多久?道欣已說不清楚了,只知道後來舅父名聲大振,突然多出幾位好友,均是聽聞他墜樓不死之後,慕名前來結交的武林同道。其一是小胡,成都人,德陽二重廠的技術員,川派武功及武當派學人;小高,天津人,二重廠工人,拳擊散打及硬氣功習練者。小胡後來成為廠裡夜大的數學老師,小高因偷竊入獄,早亡於病中。

最要提到的是舅父在恭師爺處之所得。恭老師的場子上有十來名老少,工程師、技術員、工人及學生、職員等。舅父的大師兄是當年天津衛跤場的後人,支援內陸(其實是軍工廠內遷),與恭老師一樣,從北方調到四川。他從前持強好鬥,因敗于恭老師便拜入師門。二師兄是郵局的老吳,身量不高,練過太極、氣功之類,遇到恭老師後,對拳學有了更深的認識,可謂獲益不淺。道欣少時,曾與舅父在成都體育場與他相遇。那是初冬的一個早晨,老吳伸手在道欣肩膀上停住,並不接觸,問道欣有何感覺?道欣說:“麻麻的,熱熱的。”這就是通常的氣功外氣發放。老吳為道欣講解了幾個樁法要領,又讓道欣觸摸過自己身上的特異處,而當時,道欣並沒有深刻的理解這些。

道欣從未有機會見到恭老師恭師爺,均是在舅父的嚴教下自己習練。當他對拳理有些理解時,便常乘車由成都趕往德陽聽舅父講解拳術,示範動作並檢查他的練功情況。週六是舅父授拳與他的幾個徒弟的時候,那幾人均身材魁梧,有力大能舉500斤石磨的,有偵察兵轉業回鄉的。道欣見他們習練深厚自知不是對手,所以也不敢與他們動手,而舅父與徒弟揉手時,則會在某刻瞬間一抖,將徒弟抖飛出去,看得人心驚膽戰。道欣是由舅父“喂勁”,單獨教授的。舅父講解了一些勁力的變化遊走、粘連相隨、引進落空、舍己從人等方法。而講得最多的,總是站樁本身,身法、肢體、氣息、神意、心致、空靜無我等心法道理。至於步法、單操手、試力等其他拳法要訣,往往講說不多,只是讓道欣多練多悟而已。樸實中蘊涵的武學哲理是點點滴滴隨功力與人生經歷的增長而增長的。

十四、那山、那樹、那水、那風
拳經云:“執著己身一無是處,離開己身無處可求。”講的是在矛盾中,在對立統一中獲得拳力的滋養和增長。“不丟不頂”,講的是隨遇而安的自然之法。從學拳起,便要“合道”,才最終成為“得道”的人。得道,是以“合道”為法。術,是執意的強求。所以練拳也不是煞費苦心的蠻橫強求。那山、那樹、那水、那風……。一樣的多個層次,多種境界,終會成為禪理的實證。初學時,山、樹、水、風,都只是名謂的山、樹、水、風;中段時,山、樹、水、風,均是原來的山、樹、水、風。此可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以及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認識階段。這比較玄,唯心念可以知曉。所以意拳之妙也唯心方可登堂入室而出於平凡。

道欣所授的第一人,是自己的大學同學、室友,名汪齊,為人淳厚、真摯,齊國人士。多年前隨父母單位遷于蜀中江油,在川內成長學習,直至大學。汪齊與道欣相識不久,成為好友。當他由電視上瞭解到這個拳術,于無意間向道欣說起時,道欣遂以自己不深的功夫示之,並說自己便是這派弟子,可替師授之。從此,每晚自習課後,汪齊隨道欣去學校靜謐的排球場站樁。月色如洗或清和之時,道欣能感到虛靈存于自在亦存於無我之中。而人體的能量可以意行氣,撩撥月兒的遮蔽之云使之顯露明皓光華。

他將此效應示以汪齊,如,他先聲告之汪齊自己將運氣使烏云散去明月出,片刻之後,終成。汪齊自然誠服而專注習功。數年之中,道欣與汪齊在排球場齊頭並進,都使自己的功夫加深。道欣教授了各種樁法,並與汪齊習練推手,汪齊增功不少。後來,汪齊醉心佛學,一番世俗漂泊,終於在峨眉山出家為僧,後又考入佛學院專修佛法少有音訊。

道欣每每獨自在家,思慮紛紜之時,會對站樁生涯有所體味,對武道亦有所悟。萬般思云總此起彼伏,融化之念,在一呼一吸之間。汪齊是2004年初、春節前,來過道欣家裡,一襲僧衣,笑顏不斷,全然是了卻煩惱、四大皆空的僧人了。汪齊是離婚後去的山裡,婚姻之所以令人失望,無非是生活的壓力、對方的欲望使然。加之汪齊於佛學研習更深,需要更多時間精力投入,才做出這個選擇的。

初入僧門,是在山上守殿敲鐘,閑云之間品讀經卷,以他的執著與篤信,在艱辛而單調中參悟佛法。不知道是否還站樁,體悟拳學?道欣的那位警官朋友,曾在山上見到過他,警官有監管宗教的任務,同時又是佛門弟子,背景複雜。佛門與世間的禮儀讓他求方丈照應這位兄弟,又供養百元錢幣與出家人汪齊。

看山、看樹、看水、看風,是汪齊的禪修資糧,而對於道欣,佛心無二,調息、調身與調正意念,就是一個佛法。佛所謂萬法歸宗,指的是無法之法乃萬宗之法,是以心意而抵達的。如今,道欣又獨在城中孑然獨立,於月明之中聽樹語花音,看化了浮云夜影,曠遼的空際。他數不盡群星浩渺,品不完人間滋味,以大冶的洪爐之身而接納時空輾轉,濾出點點精髓,養育這空靈浩渺的自然之韻。這與和尚的求索其實無二,只是語言的表述與章法有別,但終究是人身的鏜爐,人身的道場和人身的自然。

山也罷、樹也罷、水也罷、風也罷,都是浮游中凝固,凝固中浮游的自然之氣。站樁至此,有關精神的看點已經不可多言了。而那山、那樹、那水、那風,還就是那山、那樹、那水、那風……

十五、對於可能的未來和未來的可能
面對更多的未來,道欣已經釋然。因為這麼多年的參悟與修正,站樁也帶給他太多感受,而且這獨門的修習亦全然沒有對他的全部生活產生影響,反而更加豐富了他的生活。道法之中,有些是獨立又完整的。

佛法是智慧之道,研習的過程,是要達到真正的超越,對立與統一,精神與物質,好與壞,善與惡……,空寂自在而又空中妙有。道欣總是在夜間去到樓頂練功,那裡有一派臨空的靜謐。有各種花草、棚架,還有可以領享的月光與星宿們閃爍的幽情……。那是些動人的事物,功法之中,總是采汲了這天地之氣而養順了心腑,讓人心腑通天接地,思意的漫波切近一切可能。這可能通得太遠,以至於忘我的定境會生出種種幻影。

一個新的同門在道欣的影響下產生了,他是年長於道欣多年的文友。文人相輕,加之世風日下,文人的生活充滿了文字間的爭鬥。有時候以至於會發生網路上的吵嘴而強烈要求見面“決鬥”,意欲大打出手。文人在朋友的庇護下總算躲過一劫,事後終有所悟,也是人家欺我矮小體弱。幾番訴說與道欣後,道欣便講說些武功,試探著問他有無站樁之意。一可強身健體,二可防身自衛。這麼好的東西,大家享用才是真的好!文人同意了,開始站樁。兩年前,道欣的另一位文友因為身體欠佳,道欣傳授了樁法中養身部分的功法與他,此人一直堅持練習,可見他自己也認為功法的效果不錯。那友人已去京城定居,只是他心思不在功夫上,否則京城名家頗多,到是個求師學藝的好地方。

很難說什麼時候道欣又會遇見與此功有緣的人,但功法總會慢慢傳授下去的。即便不是從道欣這裡,也能由其他高手那裡傳授下去。況且現在書籍、影碟出得也不少,有緣又有心的人,終能得到有益的啟示和學習的參考。但也可能隨著社會生活的更加紛繁、引誘更多,習練此功法的人會越來越少?就像道欣在電視上見到的一位元武師與幾個不好學的徒弟之間的故事一樣。那師傅是川派武功孫門的後人,又是青城鶴鳴洞天派拳法掌門人。但幾個徒弟更喜歡耍,喜歡去酒吧跳舞、唱卡啦OK,而不喜歡上擂臺打擂。不在意武功如何增長,不在意師傅如何渴望發揚光大傳統的孫門武術。這個現實,讓傳統的一切文化都更加邊緣化,時尚左右著生活的一切。連武術,也被跆拳道、拳擊館這樣的外來武術文化充斥,使傳統武學依然處於地下。

當然,真正的武功高手從來就在地下默默無聞地繼承前輩的成果,修煉自己的武功。這源自於戰亂時期民間藏匿武林的特殊人文傳統,具有強烈的歷史痕跡和淵源。這本無可厚非,況且武術是一門學問而不是藝術表演。真正的武術家都是這方面的專家和學者。意拳門的老師們常說學拳要做學者,不要只當打手。這個話道欣在書本上並未找到,他想,也許是舅父自己說的。

不過縱觀古今武林高手,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高手們當然是值得學者研究的,而惟其文武雙修的人,才可能在研究與實踐中提升、充實武術的價值和內涵。在這樣的條件下,學武的人莫不是最終歸於對拳學本身的研究而將搏擊的快感降為其次,強調德行與技術修養。拳道的修養決定了拳人的諸種可能,無論是未來的,還是現在的。

道欣通明了這些以後,他的站樁之事就更為純然而自然,無欲無想的習練,享受先輩的成果而承續學術的血脈與滋養。視為國學之一種,一種被古人稱為“末流”的學問,其素養依然讓人在流年的積養中獲得靈與肉的享受。

十六、渾元抱球
渾元樁在諸多拳法中皆有出現,是傳統武學內家拳的核心之一。在意拳中,渾元樁是作為入門的功力樁而存在的,非入其門者不得知其妙也。道欣將渾元樁授與自己的文友時,就意味著他有讓文友成為真正的“門裡人”的意思。

這裡內在的精神與氣韻的體察是此功的關鍵,雙手抱球的意念會產生氣的感覺,並於四肢各枝節、關節處以意念引導而將渾圓的球體之感充盈於身體及精神感應,從而形成真正的“太極”之渾元轉軸。

渾元是一個哲學概念,而渾圓是一個運動狀態。渾圓的運動就是內家拳進入化境的唯一門徑。將渾圓之功做深做透,就能獲得對內家功夫真正的理解。渾元使肢體產生相應的角度,產生斜面、產生滑順與勾、挫、頓、杠杆及各種簡單與複雜的力量結構,於運動或靜止之中的意念抵達而觸發爆炸型的六合爭力,產生真正的內家拳學功力。

當渾元功在日子裡悄然潛行、滲透的時候,道欣也在平凡的日子消磨著歲月的光陰。這一切似乎與社會無關,與歷史和政治都沒有關係。但道欣知道,這一切又互為滲透,互為滲透乃成為渾元的哲理。這是一種抽象的、形而上的體悟與專研。很難想像今天諸多學科的門人,怎樣將自己的專業擴展開來,與萬化相生相息。而相生相息的生機卻往往體現為相互消磨。矛盾與鬥爭,是萬化的相生相剋,顯在而極其客觀地影響人們的生活。道欣的這個動作當然無比簡單了,但渾元功包含的至理乃是佛理的空寂與覺悟。難怪當年舅父說渾元樁功與寧瑪派的佛法有相似之處。而萬化的內理竟如此一致。

固然基督教以神為旨皈,而神之外的混沌與空寂,卻是無法的。故而佛說諸事因緣生,因緣合和而生萬物,萬物生於空。渾元功是把人的精神體驗引向空而得妙有之力的方法。

2005年春節之間,道欣重新體味渾元功法之妙,於鄉野農舍中感受生機勃勃的自然。所謂山水,田園、所謂身外的一切與切身的關係,均由自然自為的常態流溢出來,變成了存在的宿命。渾元一體,渾元初始,無始無終,無緣無由,天設地造,天命自成。當這些體驗化成命運,道欣就欣慰以極了。這種欣慰讓他感到天堂常在,於心口眉眼之間,常在。唯心所指的萬化啊!唯心恭養的天、地、神、人。唯心而造的文化、風俗、禁忌、理念,以及外在的一切物質。都是用具、各種用具!這是不言而喻的。在一個樁法之中,之後,一個做功修煉身體、修煉性情、修煉靈魂的人,得到了功法的滋養。

道欣的新入門文友正認真習練著這個功法。這個功法提供拳法中的力量,也是拳道中理論的支撐和驗證的載體。渾元而且龐大,由簡單向多層次滲透,沒有不具體的。但是,外人是無法感受的。因此它是孤單的。道欣想:渾元即是有,自然即是無。道法初成,順應天機,卻從來也不玄妙。這與具體的技術單一的思維方式不同,是真正開放的。渾元抱球這樣一個動作,如今只在門內人的體認中方能入“三摩地”。知見的深淺取之於功夫的深入程度。功夫深者,在浮華嘈雜的市井中,當然是孤獨的,一如哲人的孤獨。孤獨了,還要堅持,還要深入,還要通達,還要至完美至終極又複還于純粹和單一,還歸於本真的客觀。道欣向著這裡的崎嶇與明潔邁進,希望直至通達和完美。

十七、建立道場 
“要在樓頂建立一個練功房、花園。”道欣對文友說,“這樣,以後喝茶、習武都方便。可以不出門了,省錢。”道欣這樣說是因為他剛剛買了挺大的二手房,算起來均價十分便宜,數十年來,可算是占了第一個大便宜。如今房產業如日中天,房價一再飆升,一漲再漲,令多少人望而生畏。但道欣一直期望能找個有頂層的大房子,如今買房按揭,算是給自己實現這一願望鋪了一條順暢的通途。練功房裡,“要安裝上玻璃和鏡子,透過玻璃可以看見外邊的花園,對照鏡子可以調整自己的身法動作和練功姿勢。還可以與許多高手的照片相對照,以便更好地利用自身條件,練出自己的東西。”道欣這樣向文友解釋,似乎一切已然抵達某種滿足。

近來,道欣在網上又查找出許多有趣的文章。對傳統內家功夫的多種心得,來自于各地的名家和愛好者、研究者,匯成了一個既虛擬又真實的武林空間。真正的武林近在眼前了,而且是各家練功的心得、故事和武學論文,有趣得很。

這些文章和故事,就構成了真正的江湖。只是這個江湖反映的是武者更加真切的思尋、對比以及武學主張。這個文化圈在網路上成為將傳統武術延伸、流傳的現代媒介。武者通過她,可以看到諸多原來四方無求的東西,包括傳說中的各類武林秘笈般的拳法述真、心要以及練習方法等等。可以購買各種書籍,高手演示拳法的光碟,而且俱是行家水準。

在網上閱覽故事是極其方便的事情,這可以帶給人夠多的武術資訊。心意一門的內家功夫在這裡出現頻繁,而似乎道欣找到的這個網站已然是個純粹的內家功夫網站。其實所謂“內家”,除了所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而外,還包含對功夫深入理解認識的程度,這個程度決定了武功的學術地位。技擊的深處,當然是拳學的真髓所在。道欣近日迷在網上,一篇篇地閱讀各家高手、名人的文章。但他從不上去發言,只是閱讀,下載些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文章,然後仔細研習。這幾天也正是他練功刻苦的時刻,每天,他都把自己練得渾身是汗,肌肉酸疼,然後是極度的鬆柔、綿軟,似乎要追趕柔極的化境。而這個化境,是不會顯現的,也許只有當全身所有的肌肉、筋骨、血脈,都隨著站樁的進程而徹底更改之後,真正的化境才會隨著意念的鬆弛,實戰的驗證而最終出現。化境的功夫已然是至聖的東西了。

孫祿堂被稱為武聖人,武功已入化境。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武人,有一種以武救國的志願,武術學術氛圍也那般濃郁,武者間的交流較技頻頻發生,國術大賽時常舉行,他們創造了一個輝煌的時代。孫祿堂名望之大,前所未有,據傳他武功精湛、博大精深,各類人才經他指導均能成為非凡人物。孫氏門人,遍佈全國各地,然當今能再現孫武聖風韻者,卻蕩然無存,甚是憾事。或許武學之文字再現與武功本身的肉體再現原本有異,故當今人等,多為現代拳法吸引而不注目于傳統拳術。孫氏武學中樁法實在也是多個人物出道之基礎。孫氏太極、八卦、行意拳學及各種器械均以樁法為基礎。所謂拳之勁,乃出於樁功之深厚,無樁力,則無拳力,更談不上進入化境,進入孫聖人之所謂“道”也。

十八、建立道場 
道欣即以樁為禪而近道,他在紅塵的世俗中找到了一個支撐點。而今,流光幻化無定,而人類之意氣,人性之優劣,又往回不已,這是紅塵往復不已的輪回。坐地而問道,道者,宇宙人生之機巧,運動規律也。人如果逆天道而行,是必自毀其命,自焚其所為。道欣所關注的德亦就是武德,武德之近道,且終必皈化為道。如此說來,道欣可謂道士也?然而不,道欣只是世俗生活、芸芸眾生之一。他要渡過的這一生如此平凡,也如此平淡,更不能言及英雄、豪傑,言及開一代先河,言及創世紀之新貌。他不是那種人物,他如此微渺,以至於要等到亡命之時,也許他依然平凡之至。小市民之一,草民之命也。他沒有野心,沒有揚名立萬之需求,他太微不足道以至於他甘心於日常瑣事而保持自己的個人愛好。

這讓他時有頹靡,沉湎于生存的旋渦中,承受諸多或許原不該打算承受的壓力與責任。他這樣想著,他就把內心諸種個人的意念與幻覺抹去了。個人的精神城堡那原本可以如思想家、哲人、詩人般的意志,化為庸常的紀律,存守於活著的本能之上略為公共性的介面之內,成為一個活著的都市里的植物。他要讓自己變成一個養育他靈魂的道場。這個個人的道場不會開花結果,至多在他的體內與他所能夠擁有的空間裡哺育一層氣息,形成他獨有的道德之氣——在都市里隱匿,隱匿在精神的桃花源裡,也許,會是一生?枯燥的一生?

後漢黃憲之在《琴論》中說道:“嗟夫!夫人寄于幻化,有有心者,有無心者,有有心而無心者,有無心而有心者,無其所無而未嘗無,有其所有而未嘗有,無亦疑也,有亦疑也,疑則機也,機則感于機而應於機,機之流於物也,無一無萬,無巨無杪,無遠無近,無陰無陽,鼓舞化育,若知其存,若風之噫虛而物竅皆鳴,日之照臨而物狀皆朗,不行而赴,不弛而疾,此之為機。”忘掉機趣,自然就使人獲得一種人生的輕鬆與自由,情感方獲取無羈的性靈與真趣。由“律曆融通”的觀念來看,體現的是“天人合一”的觀念,就是中國文化中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主體心靈與客觀事象的漸次整合觀。武與樂,何其通也!

在這裡,一端是被玻光灑掃群芳,一端是泄窗漏以流光,此是道欣的練功房。這裡不同于現代武術的練功場所,而是獨自吹笙、獨自站立的心靈禪房。道欣喜愛這裡,在屋頂的院子裡種上了梅竹蘭菊四君子,又栽了桂樹、梨樹、桃樹與藤蔓植物。棚架上可引上金瓜、絲瓜之類,葡萄是不可少的。另外,淺草引蝶,也是多多益善。練功房是青磚露白線的牆面,玻璃罩面。茶堂亦是在此,有上好的茶具供以香茶,烏龍、龍井、茉莉、鐵觀音、雀舌、香片應有盡有。有宜興的茶壺、川茶的青花蓋碗,都是養性之用。有棋盤置於小榻,寶劍懸于白牆。鏤空的窗格雕花還算精湛,那是文物市場買來的仿製品。這一切似幻似真,真真假假不易分清,亦無須分清。道欣在這裡讀書,覺著這一切就是自己的,自己就該浸淫於此,而且也是真的,是“山即是山水即是水”的現實。

十九、道堂、樁位與庸常心
道欣變得適然的時候,道欣也就顯得囉嗦與瑣碎了,對事物的理解時有重複和多種解釋,他嘮叨那些東西,甚至與武學無關又看似相關的事。沒有人關心,一切顯得多餘。生活就是這樣,沒有什麼不好的。道堂從一開始就是心靈的外延,希望有某種外化的東西,可以營構一些氣氛,從而在這樣的氣氛中得到內外合一的精神與物質享受。道堂原本是立於樁位裡的,而樁,似乎也教育人要懂得中庸之道。

《論語》、《孟子》、《中庸》之辭,可以在道欣未來的生活中細細品讀,細細體會。他可以尋找存在的本質與無以擺脫的非本質。本質所謂的深,實則深含於外象的淺的。如果說有什麼可以妄加訓誡或強辭注釋的話,這一切又全是廢話。道堂對於每一個入道者而言,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心靈反應。可以自己營造自己的道堂,以心香的方式,對上蒼禮敬,將心的超越,貯存於內在。

樁位是多種形式的身體訓練,以心的契合與融合而合一為至上之境。諸多樁位內在之力隱於無形,即虛靈與柔靜之中。每一個深入樁法的習練者皆可成為一個特殊的心致獲得者,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樁位有時候體現為心致的幻化,即意念的各種輸導。無極是大道之初亦是大道的極至,樁裡的無極首先要以心致無極而近於道。此乃諸聖言說的根本。道欣以軟化之形付與四體,而使心致化入太虛。而此虛,又行于諸形,行于庸常生活。在日常的事物中抵達那些價值與意義的極至。因此,做飯、炒菜,算計生活,培育經濟頭腦,也日漸成為諸功之外的彌補,甚至就是功與現實的矛盾與相合之需要、必然。

道欣去買了鴨子,要做啤酒鴨。他將鴨子切塊,放入油鍋中煎炒,加入豆瓣、鹽、糖、味精、胡椒、少許醋、醬油,再將啤酒倒入鍋中,青筍切條加入,反復鏟炒直至啤酒水氣減少至鴨塊、青筍處,然後盛進大碗內即可上桌。道欣的朋友都等著這道好菜。另加幾道素菜,一盤鹵牛肉、花生,就酒暢談一宵,甚是快樂之極。庸常心以庸常的樂趣達成存在的注腳,將飄遠的道理置之一旁。庸常心即平常心,庸常帶有貶義,但庸常之情正是道欣選擇的調式。這似乎可以注解“投入”,是生活的低樁位,於此投入的是關注與承續。這在道堂中體現為生計的盤算與打理,打理生活,需要的是耐性與熱情,才使得生活充滿樂趣。細緻的、優雅的,一切以低樁位的態勢表達。因此,這幻化的一切,在一個人的歷程中,顯得唯其逼真,唯其客觀,唯其庸常而無以超拔。

當然,菜園的夢想也常從功力的邊緣蹦濺出來。菜園是田園詩的沃土,道欣沒有菜園,在這個飛速的時代,在這個充滿喧囂、浮躁、利欲重重的時代,心的道堂只有道欣這樣的人可以自悟和自設。甚至連廟裡的許多居士,教堂裡的許多信徒,也不能夠從日常的事態中察覺出自己內在道堂的滋養,所以,他們也未必不是膚淺的。天機藏在心中,人為露在行外。道的滋養從自己時有的覺悟和站樁滴水穿石的功力中產生出來,以不同的軀體承載這樣的道。承載道欣日日重複的行動,和瑣碎的思慮與囉嗦的解析。一切顯得那樣自我,讓他人眼花繚亂和云裡霧裡。但道欣們心裡清楚,心裡清楚卻無力為解,甚至沒有訴說的可能和訴說的必要。因為,這是道。樁功升出的道可以這樣必然而無解,融入庸常事務中也充滿真趣。

二十、結束語——“一抹陽光”
窗外是可以想見的柳枝、竹林與各色花草藤蘿。青色的瓦簷隱藏在濃密的樹陰之中。青瓦下有灰色的牆和雕花的窗,窗櫺中就藏著些許人物和故事。而這裡是茶館般的清雅,坐上賓客都坐在雞翅木的太師椅上。賓客們都是道欣的同道和文友。一抹陽光,打在他紅潤卻顯得深厚的臉上。他們在討論武學與佛道之法。這些古老的話題在窗櫺內外滲透著玄妙氣息,像一抹陽光投射的溫暖成為他們人生金色的注釋。這景象,又似真似幻,甚至,是習以為常的恍惚和悠閒文章裡的事情。

其實也真是文章裡的事,是為了把自己定革于現實之外的虛靈的道中。空靈不僅是一種空靈,空靈也是一種莊嚴與柔軟。道欣與道友談論的是以一種方式,譬如DV的方式,把道友這位已然年長、步入暮年的拳師的功法、套路的演練,拍攝下來,以便後來人可以一睹傳統武功的風采詣韻。也為他本人,留下一個紀念。道欣勸說他,他似乎也答應了,他說要梳理一下,以便將一些不可披露的東西隱藏起來,讓可以亮相的東西更加精彩地得以展現。在川西的傳統武學中,有多少東西是出於仙道一脈呢?這位拳師最上乘的功夫,據說是“起丹”,大概也就是以往所說的“仙丹之法”吧?

窗外,也有一隻小鳥,是從籠罩著午後的光暈裡飛來的,停在竹枝上,輕聲鳴叫了幾聲,婉轉地像羞澀的少女。道欣看到了它,從一抹陽光的窗櫺中探去目光。他幾乎凝滯了,手裡的青花瓷茶碗冒著嫋嫋的細煙。丹道,紫氣、瓊宇、仙閣,樁位刻求的姿儀,禁不住成了放鬆著身軀而靜息地、空空地支撐。他是架著樁位的翔云而出神的,隨著鳥兒的起升,向天空遠處飛去。他的神思,追隨鳥兒起伏,在陽光下升逸著潮氣空間被滋潤的性靈,向巨大的無限隱去。而此刻,他的動作像一尊佇立的神秘的行者,在他在的地方,滯留了他不在的英武。那拳師也自顧品飲著香茶,思忖些先賢的故影、故事與道統。一抹陽光,透過窗框,將他的丹田也照出了一團亮斑。

在一個陽光一抹的清晨,道欣獨自站立,在又一個陽光一抹的黃昏,道欣與拳師搭手推揉。拳師雖步入暮年,卻不解道欣功法中的理趣與機巧。道欣講了許多,是應拳師提問而答。拳師也為道欣演示了本門的發力,快速進步、跟、退、崩拳、整勁、吞吐沉浮以及簡單樸素而又實用的劍法。武者是這樣相互包容、支持的。武者也這樣面對日暮的一抹陽光。他們通過自己的方式面對生活,在站立的功夫裡修正、培養道義與德性,演化靈性指引的奇巧和浮想,在實踐中,澆灌它,讓它成長,成為履舊出新的方略、戰術和技巧。成為複雜生活中,最溫暖的,一抹陽光……
2004-20055



我習練站樁養生樁的漫長歷程 發表時間:2015-02-07 15:02:29
http://www.rensheng2.com/20000/12936.shtml
關於薌老意拳(大成拳)站樁的功法要領、心法秘要,先賢和老師們已經談了很多,我也看過很多,發現都比我總結的更有文采、更能體現出拳學真相,故我就不班門弄斧了,在這裡只向同道彙報一下自己艱辛曲折的學習養生樁之心路歷程。一花一世界,一相一般若,希望我走過的彎路能給大家以參考借鑒,願你的站樁之路不再重複我過去的錯誤。

我习练站桩养生桩的漫长历程2010,我在接觸意拳(大成拳)20年之後,懷著對薌老無比崇敬的信仰,希望能得到薌老在世的親傳弟子于永年老先生一脈的指導;希望能當面聆聽於老研習一生、教誨學眾無數的養生樁的要義。尤其是于老這一支肩負薌老當年“養生”的重托,把養生樁的理論上升到老聃《道德經》的層面,以道學原理、從中華文化的源頭詮釋意拳(大成拳)養生的內涵;從現代醫學的角度,把解剖學、人體循環理論等應用到樁功解讀中,讓更多的人能更直觀地理解和讀懂薌老的拳學。
特別是知道于永年老先生年逾九旬,仍然研練養生樁,日日不輟,尤其讓人感佩不已!後來打聽到,于永年老先生年事已高,已經不便會見、輔導求學者,這些教學重任就委託給自己的親傳弟子于冠英老師等,於是在2010年的10,我們終於得到了于冠英老師的指導。

下面這些文字就是我20多年來習練養生樁的過程(我還跟一位老師學過,出於對他的尊重,這篇心得裡略去這一段學習的經歷),重點是總結于冠英老師從道學原理方面指導我學習養生樁的心得。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總有一些人讓別人羡慕,他們性情穩定、氣質優雅,做什麼都不緊不慢,氣定神閑,精力充沛,但是他們往往都能在不顯山不漏水中把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不能不讓人佩服。我個人認為這樣的人往往是天生就“同于大道”的人,因為他們天生就符合道紀:“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而大多數人卻不是這樣,很多人往往勞心竭力、身心受損也不見得就能做成事情。不幸的是我就屬於這樣的大多數之一,《道德經》有云:“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2500年的的老聃,給了我通過後天自我修煉,彌補某些先天不足的可能。

我初次接觸王薌齋老先生的《養生樁漫談》是在1990年。20多年來,薌老的養生樁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從我對養生樁的癡迷而言,可以說是朝夕不離、勤研不輟;如果從我學習的歷程來看,那又是愛恨交加、曲折跌宕,一次我习练站桩养生桩的漫长历程我习练站桩养生桩的漫长历程次在黑暗中摸索,乃至絕望,終於盼到了陽光……

我由於天生性格倔強,青少年時期好學又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好勝卻沒有正確的處世為人之道、好激動卻沒有正確的生活方式,這樣咬牙支撐到高考之後,身體狀況已經接近崩潰。上大學後,面臨更多新的挑戰,1990年年初,我面對滿抽屜的藥,幾乎絕望。

因為不管吃什麼藥,都控制不住我虛弱的身體隨時都能感冒,我被沒日沒夜的頭痛、心煩、乏力、心情低落折磨得奄奄一息。連以前最不怕的課業學習也成了巨大的心理包袱,猶如壓在悟空頭上的大山,而當時我不過才剛剛20,我該怎麼辦?

二、本來是學陳氏太極,卻偶然發現了站樁的好處
我习练站桩养生桩的漫长历程我曾經在云龍山獨自一人靜坐過幾天,滿腦子都是生與死的纏繞,在經過一番內心鬥爭之後,有朋友建議我學習太極拳,說太極拳是最好的養生方法。我二話不說決定學習太極拳,在跟劉會友老師習練陳氏太極拳套路的時候,由於我天生不善運動,手腳笨拙,協調性不好,加之當時健康狀況太差,很難把動作做標準,老師便建議我下課後去體育館外面的落地玻璃幕前面對著鏡子,自己校正動作要領。

我學習太極拳幾個月後,發現身體狀況改善不大,健身效果對我當時而言並不明顯,我以為是自己不夠用功,動作不夠標準所致,所以,我謹記老師(陳氏太極名家劉會友先生)之囑經常去玻璃幕前自己校正動作。

我一邊在玻璃幕前比劃動作要領,一邊思索如何做才能讓我身體好起來,後來我發現了一個秘密,就是如果只要保持某一個動作凝神定氣站立不動,即便是幾分鐘時間,過後感覺都神清氣爽,身體上各種的痛苦都減輕很多,比練完一路太極拳感受好多了。

在經歷多次重複嘗試後,我確定站立比運動更適合我。就在我私自琢磨這樣的想法對不對時,一次太極拳課上,劉會友老師指導已經學了幾年的師兄時,說要練好太極拳還要練站功,並示範了一個站樁的姿勢,我當時一下子豁然開朗,原來中國內家武術真有站功訓練。

雖然我當時並不知道什麼是站功,但是已經能大概明白站功是一種更高級別的鍛煉方式,既然站樁比練習套路對我更有益,這樣一來,我主要就摸索著練站功了。
(最近這些年才明白,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言:“白云之上,都是藍天”,所有的內家拳到最高境界都是一樣的,陳氏太極拳的健身效果也是一流的,不是劉會友老師教的不好,而是我當時身體虛弱、精神狀態差,無法精深理解老師的教誨,真是愧對師尊)

三、初次學站樁,迷上《養生樁漫談》
大約在1990年年末,跟我一起練太極拳的一位同學(至今仍是我好友)跟我分享一套複印資料——王薌齋老先生意拳(大成拳)系列著作,我於是得知王薌齋先生是將站樁公之於天下的第一人,是中國近代武林界唯一公認集大成的大宗師。

王老雖然是以武術家聞名於世,據說也沒有正式上過什麼學,但是他的著作文采飛揚、字裡行間猶如潛藏著無比雄宏的力道和氣場,讀他的文章猶如有無形的天幕向人淩空罩來,何止是氣勢如虹,絕非一般文化修養者所能寫就,可以說是我讀過的文章中最悠揚、最流暢、最優美的,又是最有內涵的。

當時薌老的很多文章我是看不懂或者不能完全明白其內容所指的,在這些著作中我最喜歡講述比較淺顯易懂的《養生樁漫談》。從此,我跟王老以及他所創立的養生樁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天生不喜歡跟人比劃手腳,尤其厭惡打架鬥毆,也許是我身體差根本就不適合打鬥,也有可能是我天生是氣虛型的體質,正常維持生命的能量之外,沒有多餘的力氣跟人打鬥,因此,我學太極拳、學意拳(大成拳)都是為了健身養生,所以薌老的養生樁最適合我不過了。

這一時間我和同學一起向一位呂老師學習過站樁。他要求我們做提插樁、撐抱樁時全身放鬆,後腳跟要虛,也就是不要踩實,站得時間越長越好,也許是我當時初學,沒有聽清楚呂老師的詳細講解,反正當時就記下這麼多。真是由於自己學習不用功,沒有學全老師的教誨,愧對呂老師的一片弘道之心意!

由於我當時尋求身體康復的心理非常強烈,我在差不多兩年多的時間裡除了上課學習外,業餘生活中就是站樁,一般是每天下午4點去校園後山的亭子旁一站就是兩個多小時,默對長空、獨自靜立在萬千鬆濤之中,直到手腳發麻不聽使喚了,才回宿舍休息。

下雨天、大風天就在教室裡站,其他同學不知道、不理解我在幹什麼,但是兄弟姐妹們從未說過什麼。就這樣傻站了幾個月,情況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我的胃口大開,特別能吃,體力也逐漸好轉,大約不到一年,身體已經達到我生身以來最好的狀態,再也不感冒吃藥了,即使偶爾受涼不適,只要站樁不到十分鐘,鼻子氣一通,身體一發熱出汗,很快就沒事了。
我习练站桩养生桩的漫长历程
四、站樁獲得了健康的身體,讓我十多年精力充沛地工作
轉眼是畢業,參加工作。從學校走向社會,環境迥然不同,開始幾年雖然四處奔波,但是一有機會我都要站會兒樁,但是隨著生活逐日複雜化,慢慢地就不能天天堅持了,當然除了生活環境的影響之外,迫使我不能堅持站樁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身體康復後,我站樁時的耐心就差多了,往往是站一會就不能靜心下來,老是感覺沒有以前那麼有感覺了,接著就懷疑自己是不是動作要領還是不夠正確?回頭再研讀《養生樁漫談》,發現又有很多東西不明白了,而且是更不明白,立刻驚出一頭冷汗,最不能理解到位的是“鬆”,對自己最不能滿意的也是在站樁中如何才能真正做到“鬆”。

當時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網路還沒有出現,無法就近查到需要的學習資料,出門求學又因工作條件所限不能成行。

這樣在不能接觸到站樁方面的老師、沒有人指導、自己也琢磨不清真相的情況下,加之現實生活事情一大堆干擾多,那幾年幾乎沒有長進,站樁也是斷斷續續的,後來竟然到了只要一站下來,不出幾分鐘就心煩意亂,再長一點時間甚至有抓狂的欲念。如此下去,信心漸無、興趣漸無,以至後來漸漸荒廢了。

雖然站樁少了,但是1990-1993年這段時間扎實的站樁訓練給了我一個足夠健壯的身體,保證我在36歲之前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尤其是1998年以來,在我作為一名圖書編輯的十年期間,我策劃和編輯出版了許多好書,給孩子們提供了許多有益身心成長的閱讀大餐,為社會做出了一些有價值的事情,這一切都得益於薌老意拳(大成拳)養生樁。

期間工作忙碌之餘,我也時常想起站樁,也經常琢磨自己遇到的難題,然而,一直沒有能解決這些困惑。
我习练站桩养生桩的漫长历程
2006,我因長期辛苦工作,勞心傷神,終於累病了,一貫身體狀態極好的我竟然染上了很嚴重的丹毒。精神狀態也似乎回到20歲時是樣子,情緒低落,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確切說是力不從心。我猛然意識到我的生活需要重新規劃,我必須把站樁撿起來,20歲時那樣從頭來過,自己拯救自己。

這時我的那位老同學也有這樣的想法,我們一拍即合,在跨進不惑之年的門檻之前,一起重新研習意拳(大成拳)養生樁。令人欽佩的是我當年的這位老同學一直在研習意拳,在理論和實作方面都大有長進,也得益於意拳他的學業和事業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也許是又經過十多年的人生磨練,我更成熟一些了,這時候再讀薌老的《養生樁漫談》就比以前理解得深刻多了,加之網路提供的方便,我們可以盡情查閱與養生樁有關的所有資料,向已故大師們的視頻學習,向在世的先學們請教。

五、于冠英老師講授的傳統武學精髓、核心
回到這篇心得體會的前面,也就是2010年深秋,在朝陽區一個公園裡我和朋友終於見到了于冠英老師,他時年12歲的兒子于澤眾也隨行。我們一併來到公園一片幽靜的空地,于老師看上去跟實際年齡偏年輕,一點也不像奔五的人,濃眉大眼,一頭黝黑的頭髮襯托著白淨而紅潤的面皮,一看就是傳說中的得道之人!

于老師首先向我們講述了意拳(大成拳)的歷史沿革、強調了老子《道德經》在意拳(大成拳)修習中的重要指導意義、講述了王薌齋、於永年等先賢前輩的事蹟,然後一邊講授拳理,一邊演示站樁、試力、摩擦步、推手、健舞以及實作技巧。
他的身體非常靈活,做出的動作規範而灑脫,宛如靈蛇飛舞,又如霧豹在田,直觀地表達出內家武術的本來面貌。尤其是他的試力就像一葉輕舟在水上漂浮,貌似輕巧,實則內含很沉的力道,如若撞上江面的物體,必然一穿而過,犀利無比,這就是傳統拳法靈與力的結合,能如此實實在在地表達出來,實屬難得。

當于老師知道我們學習養生樁的目的後,他爽朗地笑了,決定從頭教起,讓於澤眾給我們示範養生樁的動作要領,他在旁邊一個細節又一個細節逐一講解,很快兩個小時過去了,于老師又讓我們倆再站好樁式,他又糾正了動作,讓我們再口述一遍動作要領後,才結束了這次教學。並約定每週末在這裡見面,進行下面的教學。

在隨後的教學中,于老師除了反復不斷地糾正我們站樁的動作之外,講授拳理成了重點。他說站樁是意拳(大成拳)的基本功,如果用時間跨度來比喻的話,站樁應該占到整個意拳(大成拳)習練過程的90%,如果沒有扎實的樁功為基礎,最後難以達到武術的最高境界。

他首先闡述了自己對中西文化差異性的見解,強調中國文化對立統一、相反相成、天人合一、太極五行相生相剋、互為存在條件的關係,指出站樁離不開傳統哲學的指導。祖師爺薌老在《養生樁漫談》等著作裡反復闡述站樁理論思想源自《黃帝內經》“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

”並暗合《道德經》的基本思想,用“獨立不改,周行不殆”來形容站樁的狀態再確切不過,其實就是古代站樁的稱謂。

站樁時外人看來一動不動,實際上這是一種不動之動,表面上不動而內在加速運動,往往站樁幾分鐘就心跳加速、時間再長還會出汗。于老師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靜位運動,顧名思義,就是位置沒有發生移動的運動,它是一種特殊的運動,是運動的高級形態。

道家的站樁功就是典型的靜位運動。在靜止狀態中(如站樁雙腿不移動,雙臂無動作)能使脈搏升高,攝氧量增加,從而調動全身的氣機,使血流加快,促進了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練功者的體質。

站樁是知行合一的運動,心念和姿勢同樣重要,于老師反復叮嚀我們站樁的心態是素樸、簡單、去心機、少雜念、墮肢體、罷聰明、清心寡欲,離形去知,方可通于大道;站樁務必要做到鬆的境界,不但心念要鬆,動作姿勢也要鬆,心身合一、內外無為了才能達到全身氣血流暢,健身強體的目的。

于老師認為,西洋文化有其好的一面,其科學技術確實是造福人類的利器。但是從養生方面來看,恰恰相反,站樁養生必須拋棄西方文化中“更高更強更快”的理念,道者反之動,養生站樁反而要求慢、靜、素、樸,這正是老子《道德經》闡述的思想,也是健身理念的不二法門。

通過于老師的教授,我終於明白了自己過去站樁中心靜不下來的毛病,除了姿勢不正確造成氣血不通暢而外,主要是心中雜念太多,把站樁跟工作、生活的狀態沒有分開,一味地追求過高的體驗、神奇的感覺,結果造成本末倒置。

站樁其實也是一種修煉,是一個比賽誰更“笨”,誰能做得最簡潔的活動,誰的減法做得好誰就能收穫站樁的好處,這恰恰是跟工作相反!于老師風趣地說:“《道德經》有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如此看來人生再簡單不過,其實就是做學問、幹事業要學會做加法;養生站樁要學習做減法,這一加一減連小學生也明白的道理,為什麼那麼多人就不明白呢?

于冠英老師最後把于永年老先生推崇的四個字“獨立守神”送給我們,他說這四個字完全能概括站樁的所有內涵,不要看這簡單的四個字,“獨立”二字強調站樁的姿勢;“守神”二字道出了站樁的心理精神狀態,真正明白了這四個字的內涵,也就掌握了養生樁的核心要義。

于冠英老師還安排我們拜訪了部分在京的意拳(大成拳)名家王玉芳老人、楊鴻晨先生、王興玉先生、王成先生等,並得到了前輩們無私的指點,在此一併致以深深的感謝!

六、于冠英老師叮囑我要經常溫習《養生樁漫談》
于老師要求我們以後經常溫習祖師爺王薌齋的著作。我回頭再看《養生樁漫談》,又一次發現一個事實,原來該說的話薌老已經說絕了,世間再無比這更凝練、更準確、更精妙的描述:“養生樁,極容易,深追求,頭萬緒,用功時,莫著急,應選個適當場地,充足陽光,流通空氣,有水有樹更相宜,不論行走坐臥和站立,要內外放鬆,身軀挺拔,腰脊骨垂線成直,渾身大小關節,都含著似曲非直意。

守空洞,保清虛,凝神也靜氣。臂半圓,腋半虛,體會無微不舒適。

不思考,不費力,心臟無負擔,大腦得休息,想天空虛闊,洗滌情緣和塵俗萬慮。虛靈獨存,悠揚相依,綿綿如醉也如迷,笑臥如在水中宿,返嬰尋天籟,平凡無奇有天趣,師法當遵守,不可太拘泥,這裡邊包羅著無限深思多甜蜜,動轉頗似水中魚,自在自在真自在,先哲並無其它異……”
如今,我通過這些年的養生樁習練,不但嚴重困擾我健康的丹毒已經痊癒,身體狀況也大為好轉。人們說四十歲後是人生下半場的開始,一切都可以重新再來,但是人生四十,先天精氣耗損過半,很多人即使有豪情萬丈,往往身體條件不允許,力不從心,如果沒有正確的養生方法一切都是空談,所幸我學習了意拳(大成拳)養生樁,我將在以後的人生路上堅持不懈地聯繫站樁,日積月累、一點一滴地向“大道”靠近,向自我完滿的靠近,向健康快樂的人生邁進。